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人。当时在海的另一端,滞留了许多淫乱的女鬼,她们若见商人经过,便以魅术幻化出罗绮缤纷的城市,好似充满伎乐美食的故乡,以吸引商人驻留。为媚惑商人与其婚配,女鬼更化身成艳丽美女与其饮酒狂欢。

  约莫一年后,当她们感到恹腻后,则会用铁錞刺破商人咽喉,饮其血、食其肉、吮其髓,让他们痛苦而死。

  马王遥睹淫鬼噬人,慈悲的流下眼泪,决定飞至彼岸,获得捣好去壳的粳米,饮食完毕后,登至山顶,高声问了三次:“有谁想要渡海返家?”商人们欢喜的说:“常听说神马驱耶会度人于危难之间,今日真的来了!”接着回答:“请慈悲渡我们过海吧!”马王说道:“当你们决定离开时,女鬼一定会带着孩子,在后面哭喊的追逐着。心生眷恋的人,必会在我离开之后,被刺破咽喉、饮血食肉。你们唯有心存正念,才能保全性命,决定离开此处的人,现在就骑上我的马背,或拉着我的头颈、鬣尾,只要你们相互扶持,一定能活着见到亲人。”

  相信马王的人,最后都返家与亲人团聚;而淫逸之徒、迷信鬼魅妖蛊的人,则无一幸存。由此可知,正信可以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佛陀对比丘们说:“当时的马王驱耶就是我。菩萨应精进行道,勇往直前,趣向佛志。”

  典故出自:《六度集经·卷六(五九)》

  省思:

  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商人迷恋魅惑于女鬼,贪著财”、“色”,如同于刀刃舐蜜,割舌之患如影随形。若要断除对财、色的坚深执着,必须确立正确知见,落实佛法,精进不懈,舍离贪爱的烦恼,便得度脱苦海,永世安康。

 

点我:

相关文章

毗尼毋论--失译人名

毗尼毋论--失译人名

毗尼毋论八卷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毗尼毋论卷第一   毋义今当说  汝等善听之   是中文虽略  广摄毗尼义   依初事演说  智慧者当知   一切经要藏  皆总在此中   律藏外诸义  毋经中...

施珠得道

施珠得道

  佛住世,有一位擅珠的婆,偶然得一如意珠。如意珠世所罕,一般人不曾,他的家,也都法。  於是婆稀世奇珍,南天竺到天竺,遍各教高明,始法如。行天下多年,一天,他到了舍,波斯匿王。  王中,臣集,...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南怀瑾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佛说法灭尽经 译文--未知

佛说法灭尽经 译文--未知

   白话佛经 佛说法灭尽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佛陀当在三个月后涅槃之前,住在拘夷那竭国。那时有很多菩萨,比丘以及无数大众来到佛的居所,向佛稽首顶礼(寻求开示)。佛世尊默然不语,身上的光明也未如往常般...

金刚经--鸠摩罗什

金刚经--鸠摩罗什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金刚经》通...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天亲菩萨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天亲菩萨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 天亲菩萨造元魏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上   归命释迦牟尼佛。四句之义于诸经首有论解释。如彼应知。于大众中说此法门者。示现法胜大众摄在说法住处。依彼山等胜处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