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八功德水救苦难

八功德水救苦难

《开咽喉真言》主要就是观音菩萨放这个光,就是水晶光,这光是有滋润性的,八功德的德在里面,射向众生的时候,众生的火焰熄灭,咽喉被打开。
我们简单地观想矿泉水亮晶晶的,然后念这个咒。现在下着毛毛雨,毛毛雨在灯光下也有光的,就观想那个光。
所以平时喝水要留意,佛前供水供多了,你就知道水是什么了。你佛面前不知道供,一辈子下来,水是什么也不知道。
死的时候光喝是不解渴的,那时候只有观想水的德才可以解渴。像三恶道众生就是,给它这个水,它拿也拿不到,它甚至看到的是火,只有我们观想出来的水,它才能得到。
我们一起来观想水,念《开咽喉真言》。
痛苦熄灭了,再来皈依三宝。佛菩萨是先把你救出来,再跟你慢慢谈什么是真理。所以有时候密法,什么叫密法?本身先讲,讲不通的,不懂的。佛先以果地的威德把我们救上来再说,救上来之后再跟我们讲道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皈依什么,不皈依什么。
今天新来的也有要皈依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来皈依,我们四众给你证明,以出家人为主的。我们其他的人观想代表我们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过去的历生父母,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皈依三宝。

受五戒天花纷降

什么是五戒呢?五戒是我们佛教的一个概念,所遵守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儒家里面的仁、义、礼、智、信,做人的基本标准。你说我们做人要不要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啊?
有的人说我存一个好心就行,你好心在哪?我师父圆寂前跟我讲一句说,慈悲心也要表现出来。你说好人、好心,做人仁、义、礼、智、信也不愿意,连承诺都不敢承诺,不要说做了。我哪怕做不到,我们要承诺,慢慢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但是我们要向好的人学,要向高标准看齐,然后改变我们的习气毛病,这个才是做人,叫修行人。
五戒呢,你说仁、义、礼、智、信,我做一个,行不行?做一个也可以。做一个能保证你来世还能做人,但是你做人是富贵,是健康,取决于你受戒的多少,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多少。你品德越高,那你就越富贵,身体越健康。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所以正好。
我们今天也可以在佛菩萨面前承诺,承诺五条也可以,这其实很简单。我当初一皈依,我的阿闍黎师父就问:“下面谁受五戒?”我问他们什么叫五戒?他们跟我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说这个很简单,这个能做到,我皈依的同时就受了五戒。
但是有的人觉得这个难度高,你既然对这个很认真,你觉得要很谨慎,那你受四条也可以,你觉得我这四条可以做到,受其中四条。乃至三条,乃至两条,怎么说呢,最差的,一条也可以受。一条都不受,那就糟糕了,等着下世做猪吧,做人是肯定没资格啦。
这个很重要,哪怕受一条,受一条也可以说我是一戒优婆塞、优婆夷。二戒呢,我是少戒优婆塞、优婆夷。三分戒的,说我是半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四条戒是多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五条戒,我是满分优婆塞、优婆夷。满分呢,打五分,大家争取做满分。
刚才地藏菩萨给你们撒天花撒到现在,刚才那是雨吗?天花啊!多好啊!你知道你对宇宙这样喊,多大的功德啊!观想你现在在天地之间,“我这一世再也不偷盗,”你说你讲这一句话,功德多大!你向所有的生命说我不杀生啦,功德多大!能持五戒,你们就算正儿八经修行人了,可以披袈裟了。
三皈五戒都是水陆空大法会,都可以超度众生。法会又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们法本仪轨还没念完,继续念。佛法也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任何一句一偈,如果你把功德发挥出来,都能够超度海陆空的这些众生的。但是我们所有念的一切又归到一处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都是利益众生。
众生有的一觉悟,心花一开,马上极乐世界去了。有一些众生还在那里贪嗔痴,在想:怎么不烧了?怎么吃的不摆了?这个糟糕,那就等会给它吃了,然后“愿得饱满舍悭贪,速脱幽冥生净土”。有一些机灵,哪里还吃这些,我们的慈悲心它得到了,它就可以往生了。

点我:

相关文章

圣严法师:修行的拜佛有三层意义:忏悔罪过、修持

圣严法师:修行的拜佛有三层意义:忏悔罪过、修持

文/圣严法师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修...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

看破放下很重要。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是常常谈,可还是常常看不破、常常放不下呀!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什么是看破?彻底明白就是看破。明白什么?明白宇宙人...

索达吉堪布: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索达吉堪布: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恶道众生和中阴众生盼的就是回向  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

血泪的忠告,这就是轮回

血泪的忠告,这就是轮回

在医院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岁啊?’我说:‘三十二岁。’‘结婚了没有啊?给你作媒。’我就会请问她:‘请问您的日子过得很幸福是不是?’唉!竟然没有一个...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佛教常识:学佛、信佛、皈依和出家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想亲近佛门的善信,都曾经问到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譬如说:学佛和学道可以一起吗,研究佛学和信仰佛教有什么区别?我没有皈依,算佛弟子吗?可...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佛教与社会运动 释昭慧老师 ●一、前言●二、社会运动与佛教●三、社会运动的体制改造 ●四、社会运动的思想改造●五、由少数“先知”到多数“民意”●六、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