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八功德水救苦难

八功德水救苦难

《开咽喉真言》主要就是观音菩萨放这个光,就是水晶光,这光是有滋润性的,八功德的德在里面,射向众生的时候,众生的火焰熄灭,咽喉被打开。
我们简单地观想矿泉水亮晶晶的,然后念这个咒。现在下着毛毛雨,毛毛雨在灯光下也有光的,就观想那个光。
所以平时喝水要留意,佛前供水供多了,你就知道水是什么了。你佛面前不知道供,一辈子下来,水是什么也不知道。
死的时候光喝是不解渴的,那时候只有观想水的德才可以解渴。像三恶道众生就是,给它这个水,它拿也拿不到,它甚至看到的是火,只有我们观想出来的水,它才能得到。
我们一起来观想水,念《开咽喉真言》。
痛苦熄灭了,再来皈依三宝。佛菩萨是先把你救出来,再跟你慢慢谈什么是真理。所以有时候密法,什么叫密法?本身先讲,讲不通的,不懂的。佛先以果地的威德把我们救上来再说,救上来之后再跟我们讲道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应该皈依什么,不皈依什么。
今天新来的也有要皈依的,这个时候就可以来皈依,我们四众给你证明,以出家人为主的。我们其他的人观想代表我们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过去的历生父母,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皈依三宝。

受五戒天花纷降

什么是五戒呢?五戒是我们佛教的一个概念,所遵守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儒家里面的仁、义、礼、智、信,做人的基本标准。你说我们做人要不要做一个仁、义、礼、智、信的人啊?
有的人说我存一个好心就行,你好心在哪?我师父圆寂前跟我讲一句说,慈悲心也要表现出来。你说好人、好心,做人仁、义、礼、智、信也不愿意,连承诺都不敢承诺,不要说做了。我哪怕做不到,我们要承诺,慢慢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啊,但是我们要向好的人学,要向高标准看齐,然后改变我们的习气毛病,这个才是做人,叫修行人。
五戒呢,你说仁、义、礼、智、信,我做一个,行不行?做一个也可以。做一个能保证你来世还能做人,但是你做人是富贵,是健康,取决于你受戒的多少,也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多少。你品德越高,那你就越富贵,身体越健康。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所以正好。
我们今天也可以在佛菩萨面前承诺,承诺五条也可以,这其实很简单。我当初一皈依,我的阿闍黎师父就问:“下面谁受五戒?”我问他们什么叫五戒?他们跟我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我说这个很简单,这个能做到,我皈依的同时就受了五戒。
但是有的人觉得这个难度高,你既然对这个很认真,你觉得要很谨慎,那你受四条也可以,你觉得我这四条可以做到,受其中四条。乃至三条,乃至两条,怎么说呢,最差的,一条也可以受。一条都不受,那就糟糕了,等着下世做猪吧,做人是肯定没资格啦。
这个很重要,哪怕受一条,受一条也可以说我是一戒优婆塞、优婆夷。二戒呢,我是少戒优婆塞、优婆夷。三分戒的,说我是半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四条戒是多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受五条戒,我是满分优婆塞、优婆夷。满分呢,打五分,大家争取做满分。
刚才地藏菩萨给你们撒天花撒到现在,刚才那是雨吗?天花啊!多好啊!你知道你对宇宙这样喊,多大的功德啊!观想你现在在天地之间,“我这一世再也不偷盗,”你说你讲这一句话,功德多大!你向所有的生命说我不杀生啦,功德多大!能持五戒,你们就算正儿八经修行人了,可以披袈裟了。
三皈五戒都是水陆空大法会,都可以超度众生。法会又可以结束了,但是我们法本仪轨还没念完,继续念。佛法也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任何一句一偈,如果你把功德发挥出来,都能够超度海陆空的这些众生的。但是我们所有念的一切又归到一处来,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都是利益众生。
众生有的一觉悟,心花一开,马上极乐世界去了。有一些众生还在那里贪嗔痴,在想:怎么不烧了?怎么吃的不摆了?这个糟糕,那就等会给它吃了,然后“愿得饱满舍悭贪,速脱幽冥生净土”。有一些机灵,哪里还吃这些,我们的慈悲心它得到了,它就可以往生了。

点我:

相关文章

【攀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攀缘?

【攀缘】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攀缘?

何为攀缘?佛教中攀缘的意思  攀缘,是指凡夫的心随著外境而转。也就是人的心、念头经常向外看、向外在想,跟外界来接触,对外界关心,也可以说对外界有所追求,因为自己心不知放在那里,心不能安,我们经常在无聊...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二十四回拜婆湿罗船师

  楼阁城参施罗船师  众商论宝望月观星  入菩萨大悲幢法门  金刚如意不坏回向  这时,善财童子走向楼阁城。他先观察道路的高低,夷平或危险、洁凈或污秽、弯曲或平直。善财童子边观察,边渐次南行。 ...

印光大师:至心为父母回向

印光大师:至心为父母回向

汝妻既有信心,当多方劝策,令其增长。汝父母之不信,乃宿根浅耳。当以己之持诵功德,全体至心为亲回向。何得只限三遍《大悲咒》?汝且莫说为亲回向,自己便无有分。汝能真实...

救蚁中状元之选

救蚁中状元之选

  宋朝的宋郊、宋祁兄弟俩同在太学读书。有位僧人给他们看相说:「小宋大魁天下,大宋不失科甲。」后来春试完毕,僧人看见大宋祝贺说:「您好像救活了数百万生命啊?」郊笑道:「贫儒哪有这么大的能力!」僧说...

倒穿鞋的菩萨

倒穿鞋的菩萨

    很久以前,有一个性格粗暴的屠夫,他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  但他对母亲毫不关心,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程度。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很多人都说观音菩萨经常会现身说法。  有一回,屠夫和朋友...

海涛法师:供养一朵花的功德

海涛法师:供养一朵花的功德

  有一次,佛陀在罗阅祇城中经行着。这时候,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节。佛陀慢慢从城市绕到城外,忽然远远地传来一片歌声,多么哀怨与悠扬,于是,佛陀坐在溪边静默着。  不久,一大群男女老幼,手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