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专念受持药师佛圣号就能过上好生活

药师琉璃光如来

第十一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

得闻我名,专念受持,

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注意‘药师经’不同于其他经典,

在婆娑世界,尤其是东方世界,药师佛的愿望非常实际。他希望自己成佛的时候,众生被饥渴所烦恼,为求饮食而造一切恶业时,

只要念药师如来名号,马上可以得到上妙的饮食,

最后则以佛法的法味使众生过很好的生活。

我们晓得,这个世界的众生有两件事很重要,也最难解决--‘饮食、男女’,即吃的、喝的以及男女之间的问题。

所以东方圣人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两件事是欲界众生的基本需求。中国俗语也讲:‘人为财死,鸟为事亡’,

这个世界的众生之所以造诸恶业,

都是为了求食、求生存,强有力的就吃小的,人是最坏的动物,什么都吃,连老虎、老鼠、蛇、狗……等等都可以弄来吃。

坐在这里的人大约都没有尝过饥饿的痛苦,

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有一半的人类在受没有饭吃的痛苦,不要认为人人都有饭吃,那是因为我们太有福气。

佛家有一句话:‘法轮常转’,法轮未转先要转‘食轮’,

如果三天不吃饭,厨房饭锅没有锅铲的声音,你看法轮怎么转?那你的‘肠转’就开始转,咯咯咯……饥饿的信号就叫起来了。

因此,这个世界的众生从古至今都是为饥饿所苦恼,都为了求生存而造诸恶业,生存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饮食。

所以,药师佛说:如果听到我的名字,

‘专念受持’,专念受持恐怕不容易做到。

有些人很努力日夜都在念佛念咒,其实还是妄念在念啊!

‘专念’就是‘一念’,前念不生,后念不起,中间这一念与佛相应,就是专一之念。

譬如念阿弥陀佛,

要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光明、愿力相结合,保持‘相合’的一念,前念过去,后念不起,中间不是空,也不是有的这一念。

如果念药师如来,专念则是青色净琉璃光这一念。

注意啊!不是说前念已经过去,后念不生,中间这一念当体即空,不是当体即空,当体这一念是专念、佛念。

你说我念阿-弥-陀-佛对不对?

不对,那是四个念,‘阿’是一个、‘弥’是一个、‘陀’是一个、‘佛’是一个,是四念连续;‘阿弥陀佛’只有一念。如果只是念念流注而构成佛号,‘念念流住’就是像流水一样不断过来,那不是专念。

若是得到专念而受持,生理、心理的感应就来了,

永远保持这个境界,自然可以不要吃饭。

其实岂止饮食可断,还真的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呢?

你自然不会饿死,也不会消瘦,精神反而愈来愈好,尤其会得到药师佛的‘上妙饮食’,

那种饮食无法想像,当然不是从你嘴巴进来,

因为你还在专念,还在定中。再来,对一切不可知、不懂、不能理解的道理,一下子能涣然而冰释,统统懂了,这是法味。最后毕竟安乐,‘毕竟安乐’就是佛的境界。

由此,我们也了解到,

药师如来的东方琉璃世界是很肯确的,与阿弥陀如来的西方世界不同。

你在西方极乐世界想一想就有吃的,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随念而至。西方及他方佛土世界都是如此。

东方佛土的饮食男女就是那么重要,

任何佛国土也都能解决这两个问题,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在男女问题方面,则是莲花化生无男女相。

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闹了那么多事,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你打过来,我打过去,这里拆房子,那里盖房子,就是两个人闯的祸,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人如果到了无男无女,无饮食需要,不知可以减少多少烦恼。

第十二大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

若闻我名,专念受持,

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鬘华涂香,鼓乐众伎,

随心所玩,

皆令满足。”

我们看了第十二大愿,感觉到药师如来真是慈悲啊!特别是年轻人,一定很喜欢药师如来的第十二大愿,

因为他让你吃个够、玩个够。

药师如来说,

希望他成佛的时候,一切没有衣服穿,被蚊虫所咬,受天气冷热,昼夜逼恼等痛苦的众生,

只要听到他的名号,能够‘专念收持’他的名号,

你所要求的都能满愿,获得种种上妙衣服,也同时得到最宝贵、庄严漂亮的器具,

包括各式各样装饰品、项链、戒指、眼睛架及华鬘等等。

华鬘、装饰品等是印度男女喜欢佩戴的东西,像鼻子钻洞挂个圈圈、镶块宝石,叮铛当当一大堆。

然后在身上涂各种香味。

所以涂香也是供养佛的一种,烧香是中国人特有的供养,其他地方的人不一定供养烧香,而多以涂香供养佛。

鼓乐,包括一切音乐歌舞。

随心所玩,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婆娑世界,就是我们这个物理世界的众生,最现实、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对物质的要求,因此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最受此界众生欢迎。

这就是药师如来的愿力境界,满足世界众生一切物质的欲望。

 

点我:

相关文章

呷绒多吉上师:少生气,修安忍

呷绒多吉上师:少生气,修安忍

上师(微博)教言集现在的人很容易发脾气,爱生气,也就是佛法里讲的生嗔恨心。最好少生气,生气没有什么好处,今生之事处理不好,来世去处更加可怕。因此大家在生气的时候观...

精进修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菩萨随缘化现

精进修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菩萨随缘化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思想主旨常静观音菩萨全称为“观世音菩萨”,因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讳,省去“世”字,简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佛教中与文殊、普贤、大势至等菩萨并称...

昭慧法师:“布施欢喜”的修道典范——忆开果长老

昭慧法师:“布施欢喜”的修道典范——忆开果长老

“布施欢喜”的修道典范——忆开果长老尼释昭慧 认识开果长老尼的因缘,还得从我的一位资深而优秀的学生,目前担任佛教弘誓学院专修部教师的心住法师说起。八十二年初,...

积​阴德的6件事,不仅可以改变不好

积​阴德的6件事,不仅可以改变不好

人的一生离不开福报,因为福报撑起一个人的命运。佛教是讲因果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来世。所以今生的大部分福报,都来自于前世和多生前...

素食的益处,拒绝癌症从餐桌下手

素食的益处,拒绝癌症从餐桌下手

一、拒绝癌症,从餐桌下手(一)很多人去了!你可能蓦然发现,最近几年很多亲朋好友走了,是因为一个人类还很难对付的东西:癌症!癌症究竟是怎么来的?标准答案是:癌症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