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个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每天有烦恼,在工厂里烦恼,回家也烦恼,就连睡在床上都苦闷难过。究竟是何原因?他也找不出来。他到寺院向法师请教,法师告诉他:“我有四个锦囊妙计给你,锦囊上面都编了号码,你明天早上起来,按照号码一个个打开。”第二天一早醒来,他打开第一个锦囊,里面写着“到山上或者公园里散步”。他颇为讶异,心想,为什么要我到山上、公园散步呢?既然法师这样指示,那就上山去吧!到了山上,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眺望远处的景色美不胜收。他突然想到这些年来只知道赚钱,只懂得在工厂里拼命工作,完全不知还有这么美好的天地、美好的世界。当一个人能够欣赏周围美丽景色时,心情会突然喜悦起来。他又打开第二个锦囊,上面写着“微笑,说好话,赞美你的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呢?他百思不解,但是他照做了。一回到家,他笑容可掬地对太太说:“太太辛苦了!孩子你好吗,赶快上学了!”他的太太和孩子觉得“父亲怎么突然关心我们了,像变了一个人了”,感到十分欢喜,他自己的心情也越来越快乐。他满怀欢喜心到工厂上班,打开第三个锦囊,指示他要赞美部下,他客气地说“科长你好,你工作非常认真……”“组长你好,你非常努力……”带动了整个工厂,生气蓬勃,于是大家更加努力地工作。到了下班,他依照第四个锦囊指示,到海边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上两个字——“烦恼”。刚写好,黄昏的潮水一来就把字冲掉,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人间的一切来来去去,都不长久,想通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有些人一辈子给自己制造痛苦,有些人一辈子控制着自己每一分钟的快乐。如果能让自己每一分钟、一个小时开心,不受烦恼的困惑,你已经拥有了这一分钟、一个小时的快乐,这一分钟的快乐就会让你失去一分钟的烦恼。我们都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但快乐从哪里来?快乐其实是你心中制造出来的。学佛人愿意打开心灵接纳世界,敞开胸怀慈悲喜舍。我们能够帮助别人,我们心里是无限的快乐,很多人就是不懂得帮助别人,所以得不到快乐。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女子哺乳期间、月经期间,不可生气

印光大师:女子哺乳期间、月经期间,不可生气

世间事要做得无过,均须要尽一番心力。若一不细心,则功少过多矣。光于去秋始知毒乳杀儿之惨,故于息灾会开示中说,若生大气后,当过一日,待乳之毒性转好再喂。今春以屡闻人...

净空法师:出家人的目的是什么?

净空法师:出家人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世尊示现的是出家人,出家人的目的是度众生,学佛总目标是要成佛,是要自度度他。在家人,在家是身在家,心要出家。出家,在佛法里面讲有四种,四种出家。第一种、像释迦...

供僧的功德超乎想象

供僧的功德超乎想象

僧如大地,能长养一切善法功德。《杂譬喻经》中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个妇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供养了一钵饭。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

【小乘】是什么?经典有哪些?与大乘的区别是什么?

【小乘】是什么?经典有哪些?与大乘的区别是什么?

小乘佛教是什么?经典有哪些?(佛教解释)  小乘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张恪守戒律,严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众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小乘佛教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系列。即《长阿含经...

净空法师:附体人说替病人代业、消业,符合佛说的

净空法师:附体人说替病人代业、消业,符合佛说的

问:第四个问题,附体人给人看完病之后,他本人生病了,就说是替病人代业、消业,他真的能替病人代业、消业吗?符合佛说的吗?  答:这完全不符合。为什么?佛菩萨都不能代...

一发菩提心,诸佛都来消你业障,冤亲债主感恩跪拜

一发菩提心,诸佛都来消你业障,冤亲债主感恩跪拜

如果一个佛弟子愿意发很大的菩提心,愿意度一切的众生,和菩萨一样不舍弃每一个众生,平等的对待、救度一切众生,当他能够发这样的大心的时候,很多很多的佛菩萨和护法善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