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法师:若你把《金刚经》的​某一

昌乐法师《练习空性》第50讲

你的付出应该有一个很基本的原理,掌握一个秘诀,你的付出要直达人心,要让他敞开心扉,感受到你真正的善意。而我们很多人的付出,是因为我想改变你,所以我先给你尝点甜头。当每个人感受到别人想改变他的时候,感受到这种隐形暴力的时候,他的心像河蚌一样,会封得很紧。你是攻城的人,他是守城的人,一个攻城,一个守城,僵持不下。

你还以为你做了很多努力,其实没有用。基本的平等不了解,没有真正的通达所谓空性,你的偏执没有放下。为什么没有放下?因为你所有行为的前提没有搞明白,这个前提是这样一句经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眼前的他怎么想,你应该明白,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如何跟他达成更好的前提。在讲《普门品》的时候,这段话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沟通的对象不是你自说自话,而是你要观察对方到底能不能听得明白,能不能听得懂,能不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下讨论一个问题。而这个前提,是发起沟通者需要明了的,需要协同的。这个协同是什么?你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人?有怎么样的需要能够接受?他能够多大程度上接受你的观点?

这里讲的,一是平等,二是无相,三是知心。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能把自己这个真实存在的修行人,在生活当中汲取能量最好的途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你不能做到平等,你不能做到知心,你不能做到让自己的付出本身成为自己的成长,你需要别人给你更大的反馈,夸奖你,那你的修行很难有十足的进步。

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佛最好的方式就是《金刚经》当中所说的,是人能受持读诵四句偈等,其人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就是把《金刚经》,把经文当中的某一句话,当成你人生的座右铭,像一个数学公式一样,不断地去尝试着把你的生活场景套用到里面来,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能够做到、且做好,能感受到欢喜,以及能让别人感受到欢喜,这才是我们修行的出路所在。

最后提一个问题,你去描述一次你与他人沟通失败的经历。比如说,你要跟你妈妈讲一件事;你要跟你家的小孩子讲一件事情,你讲的时候,他总是不懂,结果你很懊恼。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你们之间发生这个误会?你说的话,别人总是听不懂,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好好反思一下,你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念珠】佛珠多少颗为宜?佛珠的颗数含义是什么?

【念珠】佛珠多少颗为宜?佛珠的颗数含义是什么?

念珠(佛教解释)  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一般在各种传统宗教成员如道教、罗马天主教、东正教、英国国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巴哈伊...

向佛菩萨求子的一个成功经验和一个失败教训

向佛菩萨求子的一个成功经验和一个失败教训

当今由于空气污染,工作压力大,以及婚前不洁性行为和人流等原因,无数夫妻婚后陷入不孕不育的困境,今天小饼想跟大家说两则佛门求子的真实故事首先声明,本人是佛弟子,以下...

镜清雨滴声

镜清雨滴声

  公 案  越州镜清寺顺德禅师问僧:“门外是什么声?”  僧云:“雨滴声。”  清云:“众生颠倒,迷己逐物。”  僧云:“和尚作么生?”  清云:“洎不迷己。”  僧云:“洎不迷己,意旨如何?”...

大福报来的不容易,有福报才有财富,没有福报也守

大福报来的不容易,有福报才有财富,没有福报也守

上次听师父讲起盖万佛塔时,因为借钱来盖塔,钢筋水泥,都是借的,那债主就经常来讨债,师父都躲在房间都不敢出来。等钱够了,就马上还钱。塔上面要有琉璃瓦,师父大热天就去...

贫女一灯

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断以名贵的东西供养佛陀,而自...

净空法师:请问堕胎是不是属於五逆重罪?

净空法师:请问堕胎是不是属於五逆重罪?

问:请问堕胎是不是属於五逆重罪?  答:不属於,五逆重罪是杀父亲,那个胎是胎儿,不是父亲,也不是母亲,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那个小孩大概也不是阿罗汉再来的,出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