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法师:若你把《金刚经》的​某一

昌乐法师《练习空性》第50讲

你的付出应该有一个很基本的原理,掌握一个秘诀,你的付出要直达人心,要让他敞开心扉,感受到你真正的善意。而我们很多人的付出,是因为我想改变你,所以我先给你尝点甜头。当每个人感受到别人想改变他的时候,感受到这种隐形暴力的时候,他的心像河蚌一样,会封得很紧。你是攻城的人,他是守城的人,一个攻城,一个守城,僵持不下。

你还以为你做了很多努力,其实没有用。基本的平等不了解,没有真正的通达所谓空性,你的偏执没有放下。为什么没有放下?因为你所有行为的前提没有搞明白,这个前提是这样一句经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眼前的他怎么想,你应该明白,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如何跟他达成更好的前提。在讲《普门品》的时候,这段话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沟通的对象不是你自说自话,而是你要观察对方到底能不能听得明白,能不能听得懂,能不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下讨论一个问题。而这个前提,是发起沟通者需要明了的,需要协同的。这个协同是什么?你要知道别人是怎么样的人?有怎么样的需要能够接受?他能够多大程度上接受你的观点?

这里讲的,一是平等,二是无相,三是知心。这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能把自己这个真实存在的修行人,在生活当中汲取能量最好的途径。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如果你不能做到平等,你不能做到知心,你不能做到让自己的付出本身成为自己的成长,你需要别人给你更大的反馈,夸奖你,那你的修行很难有十足的进步。

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佛最好的方式就是《金刚经》当中所说的,是人能受持读诵四句偈等,其人有无量无边的福德。就是把《金刚经》,把经文当中的某一句话,当成你人生的座右铭,像一个数学公式一样,不断地去尝试着把你的生活场景套用到里面来,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能够做到、且做好,能感受到欢喜,以及能让别人感受到欢喜,这才是我们修行的出路所在。

最后提一个问题,你去描述一次你与他人沟通失败的经历。比如说,你要跟你妈妈讲一件事;你要跟你家的小孩子讲一件事情,你讲的时候,他总是不懂,结果你很懊恼。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你们之间发生这个误会?你说的话,别人总是听不懂,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好好反思一下,你就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界法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临

净界法师: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身体​临

问:请问法师我今年已经六十一岁,要是有一天,没有病痛在美国往生。在美国往生,家人发现我已断气,不可能助念八个小时,才通知医院或报警,因为没有什么绝症而突然死亡,还...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

心道法师·灵鹫山佛教教团: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

问:一般人听到助念都退避三舍,请问师父,如何鼓励大家加入助念的行列呢?   答:学菩萨道,最好做的就是助念,过去佛陀的时代就有一个老太婆,佛从来没有...

净空法师法语:什么是开光

净空法师法语:什么是开光

净空法师:什么是开光 1 有人说,佛珠、佛像、念佛机等结缘品要开光才灵,不开光就不灵。这个观念错误!开光是什么?新的佛像建好,举行一个启用典礼,(来)说明供养这一...

呷绒多吉上师:以前堕胎过婴儿的人在上师三宝面前

呷绒多吉上师:以前堕胎过婴儿的人在上师三宝面前

呷绒多吉上师 开示连载(456):千万不要杀人。当然,我们应该肯定不会杀人,不是因为我们怕因果,而是怕法律,也没这个胆量。但是堕胎自己的小孩在城市里非常严重,这个...

印光大师:消除烦恼抑郁悲观想自杀情绪的方法

印光大师:消除烦恼抑郁悲观想自杀情绪的方法

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在人上。倘前生修有痴福,得其所欲,则骄奢淫泆,无所不...

达真堪布:分享是快乐的源泉

达真堪布:分享是快乐的源泉

后行就是做任何善事时,在最后时段应具备的心态,也就是回向。即把善根、功德回向给他人,回向给众生。回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回向给众生:愿以此功德和善根,让一切众生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