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生命延续的每分每秒其实都是生与死的博弈。无常时刻都在上演,在事不关己的时候,似乎我们经常做的,只是听闻过后叹息一声。然而当离别之痛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时,我们就会忧苦而无助。何以如此呢?

因为我们每天的疲于奔波仅仅是为了满足此生的物质追求,忙碌不停而又忧心忡忡。我们每天劳顿都是忙于表面上的生活,渐渐地忽略了观望生命的真相。于是,我们变得更加痛苦。

我们都很天真,误以为此生对于生命的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标准,就是以地位、金钱、身份、家庭以及最大的社会认同感等终极目标为标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后埋下的苦种而已。

这个世间不管是什么国籍、什么种族、什么地域、什么性别的人们,都有诉不尽的苦和解决不完的难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故总是不停地索取而又不能满足,总是有掠夺性的行为,总是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死离别。这些生命中的苦,就成了大家生生世世都避不开又解不了的难题。

其实我们一直很累,又感觉非常得苦。我们也希望归于平和,愿意内心归属良善、大爱、与慈悲,更愿意在得到解开烦恼方法的那一刻,还原内心最初的样子。

那么我们何不稍事停歇一下,品一杯清茶,赏一段音乐,闻一缕清香,与一本能解开您灵魂苦楚的书卷相伴。

如果在人生前半段的旅途中已经摇摆不定而又无法改变,或许在后半段的旅程中,您能在佛法智慧与慈悲的加持下,让生命之苦、轮回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出自《安心就不会痛》嘎玛仁波切

 

点我:

相关文章

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是非时,佛教教你如何

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是非时,佛教教你如何

当你生气,烦恼,遇到困境,遇到是非时,佛教你怎么处理编辑:净尘生气时怎么办?生气时,可以: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

月悟法师: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念而无念,是怎么

月悟法师: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念而无念,是怎么

在家修行应该持戒吗?当然要持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无漏学,缺一不可。无戒定的慧,是狂慧(世智辩聪)。无慧的戒定,不出四禅八定,不能超越三界。慧是无我正见,...

皈依后这些事不能做

皈依后这些事不能做

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

法藏法师: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法藏法师: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个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对于出家师父的称呼方式,皆有佛门中的规矩。因此身为佛弟子,都应该知晓对出家师父适...

海涛法师:因为钱财带不走,聪明人懂得将它化为坚

海涛法师:因为钱财带不走,聪明人懂得将它化为坚

所有众生都因为父母而有生命,但父母有很多种:有生我们的、养育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各位出生之后,所有吃的、穿的,都来自众生的辛苦,所以众生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再说,...

传喜法师:福德还是功德——接待太平寺义工开示

传喜法师:福德还是功德——接待太平寺义工开示

福德还是功德——接待太平寺义工开示2013.11.18 信众:师父,我最近跟几个师兄一起,在学那个什么“现行果地觉”,是慈法法师讲的,算净土法门吧。好像两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