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中的“两足尊”,你知道是什​

我们汉语词汇的含义非常丰富,一个字都可能有很多含义,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国人学起来会很头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两足尊”,对于不了解佛教的人来讲,就很可能误解。

“两足尊”,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并不是说两只脚很尊贵,不是这个意思,大家千万不要错解了。佛的十大称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中的“明行足”也称“两足尊”,明足代表智慧圆满,行足代表福德圆满,“两足尊”的意思就是福慧两足,什么都圆满了。

所以我们听到、看到佛的这个称号,就要提醒自己,学佛一定要福慧双修 ,不能光修一种。

学佛的目标,就是觉悟解脱,明心见性,就是开启我们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德能。要想生智慧,就得从戒、定、慧三学入手,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要多学习经典,多学习经、律、论三藏,这是修慧。

但光修慧不修福也不行。只管自己学习经典,只管自己修戒、定、慧,善事让别人去做好了,弘扬佛法的事也让别人去做好了,这样不行。《杂譬喻经》上讲:“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即使你智慧修到了,证了阿罗汉果,到时候因为没有修福,就没有人供养你,天天托着空钵,连饭都讨不来,那不就惨了。

光修福不修慧就更不行。现在人知道修福的比较多,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布施、做义工等等,就是为了眼前利益,为了增长福报,却忽略了修慧,不去依教奉行,不去修戒、修定、修慧,这样学佛就亏大了,相当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很常见。

“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你虽然修了很多福报,但没有修智慧,就好比一只大笨象,又高又大,还有力气,脖子上还挂满了宝珠,但虚有其表,没有智慧,宝珠迟早也会被人抢走。所以福报多并不一定是好事,有智慧的话,福报还会继续增长,没有智慧,福报都可能变成灾难。

所以说,佛的这个称号“两足尊”,也是为了帮助教学,释迦牟尼佛修福又修慧,福慧圆满,我们也要向佛学习,时刻牢记要福慧双修,不能偏科。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圣凯法师: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圣凯法师: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 一、“全球伦理”语境下的佛教伦理现代诠释方法 “全球伦理”构想的出台,是以1993年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和1996年的“...

佛临涅槃母子相见

佛临涅槃母子相见

  摩耶经云:释迦牟尼佛般涅槃时,居于忉利天的摩耶夫人现出五种衰变之相:一者,头上所戴花冠枯萎。二者,腋下出汗。三者,头顶上的光明熄灭。四者,目光不定,两眼数数眨动。五者,不乐本座,开始坐立难安...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海涛法师:彼此关怀

  释迦牟尼佛住在舍卫国期间非常忙碌,几乎是日以继夜地解答弟子心中疑问。他也会为施主们讲解佛法,并不定时为新皈依的弟子授戒,或参加信徒们邀请的斋宴。  有一天晚上,佛陀就经过僧房。忽然,他听见一间...

读完这篇文章真正这样做了你的好运就来了

读完这篇文章真正这样做了你的好运就来了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命运没有别人好,感觉自己命运不好,其实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改的。下面分享一下我个人总结的一些经验, 水平有限,写得不好请谅解。我的出发点...

善导大师:临终正念诀,终极关怀

善导大师:临终正念诀,终极关怀

凡夫临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舍此秽身。超生净土。乃是称意之事。如脱敝衣。得换珍服。放下身心。莫生恋着。才遇有病。便念无...

赠送精舍制

赠送精舍制

  佛子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信徒们对他更是另眼相待。因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对于根器薄弱的弟子,供养多了,物质生活过得丰富,有时反而障碍修道。不过,罗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