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

  尽管情况如此困难,所有的比丘并不颓丧,仍然满足于马商每天供养的少许谷物。

  结夏安居结束后,佛陀等人在通知该婆罗门之后,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城的人喜悦地欢迎佛陀和众多比丘回来,并供养他们。

  这时候,有一群人由于比丘们的慈悲,而留在精舍里。这群人每次贪心地吃完比丘剩下的所有食物后,就只知道睡觉,一旦醒来时,又只知道到河边去跳呀叫呀、打打闹闹地嬉戏。不管在哪里,他们都行为不检,无所事事。

  有一天,比丘们互相讨论这群人难以驾驯的行为:“在鞞兰若时,由于饥荒,他们还相当恭敬有礼,举止也合乎规矩。现在食物充足,他们就行为不检了。”

  这时候,佛陀听见众人议论的话题,就说:“愚痴的人在诸事不顺遂时,满心哀愁,神情沮丧,一旦事事如意时,则又雀跃不已。这就是愚痴人的特性;智者则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动摇心志。”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理论怎解释试管婴儿诞生

佛教理论怎解释试管婴儿诞生

《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投生需要交合、中阴身介入等条件。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试管婴儿的出现,是否就不能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了呢?其实,原理是一样的。中阴身虽是因为看到...

海涛法师: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

海涛法师:如果平时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在田里耕种。忽然,儿...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当因缘不具足,就不能贸然去独修!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返程途中,见到一处地势平整、清凉幽雅的树林。在...

常照法师:往生弥陀净土、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

常照法师:往生弥陀净土、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

往生弥陀净土、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   常照法师    前言   大德,当您未探讨「二处净土往生因缘比较」前,请先看「佛说佛名经...

净空法师: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

净空法师: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

问: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答:是!是前生注定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么?非...

传喜法师: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传喜法师:学佛开拓心灵宝库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学佛开拓心灵宝库2012.08.22 ——客堂开示 出家需有献身精神 首先你看我们佛教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一旦出家穿上这个衣服,对这个社会来说就是代表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