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生气的三种方法

避免生气的三种方法:当家里人生气的时候,首先要学会避开。很多人,当自己的太太或先生发脾气的时候,首先是顶撞,相互你一句我一句。实际上当房子着火的时候,首先是要离开火场,再想办法来灭火。所以躲避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第二,转移。当自己的家人生气的时候,转移话题,或者带着先生、带着太太出去买东西。

第三,要学会化解。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不要去和他对骂。要坐下来,找朋友谈谈。知道一定有根有源,今天太太发脾气,一定有她的道理;今天先生不开心,一定有他的道理。理解因果,学会升华,把别人对你的生气当作是帮你在找毛病,这是增上缘。好好地改毛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谁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个人已经是一个赢家了。

学佛人闻佛法的经典,记住四句话:

难忍之事宜静,碰到非常难忍的事情要安静下来;

难处之人宜厚,这个人很难跟他相处的,要宽厚待他;

难处之事宜缓,这件事情非常难处理,先暂缓一下;

难成之功宜智,知道这件事情很难成功,用智慧来解决它。

 

点我:

相关文章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南怀瑾居士:禅与生命的认知 初讲 第四日

第四日 第一堂 日本为何推介禅宗 佛法讲修行由有为法入手,这是说学理。什么是有为法?由现世这个生命,由物理世界生理方面,开始着手修出入息的方法。从佛法传到...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A 10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A 10

漫说《杂阿含》(三十七)  (卷三十七)  1023经:本经重点述说临终得脱之六相(六种征兆)。 我们大家对《阿弥陀经》都很熟悉。阿弥陀经...

独尊湛现:必须遵守规律,按照程序进行学习

独尊湛现:必须遵守规律,按照程序进行学习

阿弥陀佛,大家好。作为一个修学者,最悲哀的就是误投邪师,而且还执迷不悟,这是最遗憾的事情。大家要知道,做一名老师,可不是说自己随便想做就做,想当就当,必须要经过明...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把做好事当作份内的事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有刚正之气,慈悲之心。“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看过了天地之广阔,仍旧惊讶于草木之美好。人的一辈子,如果只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是非常可惜的。我们...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第一章 第三节 佛教轮回说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众生由于恩爱执著、迷惑造业的影响,而在三界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受诸苦恼不能解脱。...

【智慧】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意思?  智慧,梵语“般若”,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是抉择善恶、决断行为的能力。有了智慧,遇事就知道如何决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