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不知海外怎么样,大陆现在有的叫“二宝弟子”——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在这个时代皈依二宝,最后你是一宝都没有,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活宝。所以对出家师父的恭敬心没有,你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作用。

这个时代的僧团,无论他怎样,他穿上了这套袈裟,这是三世诸佛解脱的幢相,他能出家就是善根深厚,光这一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更何况他持戒,他持戒每天福德流长啊!一个持戒比丘的福德,就是一天消一万两金子也都吃得消,他有这种福德。所以供养三宝,首先是自己得到利益。

当年唐太宗和玄奘三藏法师谈话的时候,唐太宗说:对你这样的高僧大德我能恭敬,然而对僧团不怎么修行的比丘,好像不值得恭敬,怎么办?

玄奘大师说:不能这样。

就好像你要祈祷真龙下雨,你要先像泥龙祈祷。向泥龙祈祷,真龙才能下雨。要向佛求福,首先要先向凡夫僧求,佛菩萨才会让你得福。唐太宗一听豁然开朗,说以后就是见到沙弥,都要恭恭敬敬。一个皇帝都有这个心态。只要对修道人恭敬,这个人就有福德。对修道人傲慢,以前有一个国王对阿罗汉傲慢,他就要失去国王的位置了!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恭敬僧宝。

出家师父,你要看好的方面。末法时代,你想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出家师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也都天天生惭愧心,烦恼很重,没有福德,没有智慧。但是他既然出家了,我们就要恭敬他,不看僧面看佛面。

说出家人过失,这个果报是很重的。在末法时候出家,末法时候,出家人越来越苦恼,烦恼越来越重,甚至烦恼到破戒——左右拥妻,右手抱子,去托钵——但是这样的破戒比丘你都不能打骂他。

打骂他如同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到什么地方?是到阿鼻地狱去啊!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能轻慢出家人。尤其是我们为了保护佛教的形象,出家僧团是住持佛法的主力军,如果你老是讲出家人的过失,使得社会人士对整个僧团一点信心都没有,一点信心都没有,佛法当然就名声扫地了。

世间人也说,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有这个丑,你也不能去随便说。菩萨戒在十重戒里专门有一条戒,不说四众过戒。说四众过是犯波罗夷呀!断头罪呀!但是如果你对出家师父确实觉得他犯了不如法的,你可以私下里跟他谈,那是以慈悲心好心劝勉他,能够规过劝谏,这是可以的。那是私下,你不能当着大众的面宣扬他怎么怎么样。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净空法师:随时随地给人家讲解、介绍佛法,这是法

净空法师:随时随地给人家讲解、介绍佛法,这是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经典里面特...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云驰代龙被啄81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牟尼佛广传 六、精进品 81.云驰代龙被啄  久远之前有一金色城市,国王名为云顶,育有一非常俊美之太子。此具殊胜功德之太子也即后来之释...

传喜法师:佛陀智慧知一切

传喜法师:佛陀智慧知一切

佛法是生命的导航仪——萍乡普贤寺开示2013.06.14  佛陀智慧知一切 佛陀时代有一个人,跑到佛那儿要出家啊,结果出不了家,哭得跟泪人似的,佛...

净空法师:极少数附体冤魂,不接受调解,那怎么办

净空法师:极少数附体冤魂,不接受调解,那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不只这一生,我们有过去,有未来。想到冤亲债主,我们自己反省一下,我想每个人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你跟多少人结了怨,跟多少人结下了仇恨。这些人牢...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

《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完美,所以欠缺了很多。当我们真的把心态放下来的时候,一切当...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魏承思教授: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三章 中国佛教

第三章 中国佛教道德 佛教是一种道德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宗教,它重视人的道德价值,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并把它的宗教实践建立在道德实践基础上,认为成佛的前提是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