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不知海外怎么样,大陆现在有的叫“二宝弟子”——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在这个时代皈依二宝,最后你是一宝都没有,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活宝。所以对出家师父的恭敬心没有,你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作用。

这个时代的僧团,无论他怎样,他穿上了这套袈裟,这是三世诸佛解脱的幢相,他能出家就是善根深厚,光这一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更何况他持戒,他持戒每天福德流长啊!一个持戒比丘的福德,就是一天消一万两金子也都吃得消,他有这种福德。所以供养三宝,首先是自己得到利益。

当年唐太宗和玄奘三藏法师谈话的时候,唐太宗说:对你这样的高僧大德我能恭敬,然而对僧团不怎么修行的比丘,好像不值得恭敬,怎么办?

玄奘大师说:不能这样。

就好像你要祈祷真龙下雨,你要先像泥龙祈祷。向泥龙祈祷,真龙才能下雨。要向佛求福,首先要先向凡夫僧求,佛菩萨才会让你得福。唐太宗一听豁然开朗,说以后就是见到沙弥,都要恭恭敬敬。一个皇帝都有这个心态。只要对修道人恭敬,这个人就有福德。对修道人傲慢,以前有一个国王对阿罗汉傲慢,他就要失去国王的位置了!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恭敬僧宝。

出家师父,你要看好的方面。末法时代,你想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出家师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也都天天生惭愧心,烦恼很重,没有福德,没有智慧。但是他既然出家了,我们就要恭敬他,不看僧面看佛面。

说出家人过失,这个果报是很重的。在末法时候出家,末法时候,出家人越来越苦恼,烦恼越来越重,甚至烦恼到破戒——左右拥妻,右手抱子,去托钵——但是这样的破戒比丘你都不能打骂他。

打骂他如同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到什么地方?是到阿鼻地狱去啊!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能轻慢出家人。尤其是我们为了保护佛教的形象,出家僧团是住持佛法的主力军,如果你老是讲出家人的过失,使得社会人士对整个僧团一点信心都没有,一点信心都没有,佛法当然就名声扫地了。

世间人也说,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有这个丑,你也不能去随便说。菩萨戒在十重戒里专门有一条戒,不说四众过戒。说四众过是犯波罗夷呀!断头罪呀!但是如果你对出家师父确实觉得他犯了不如法的,你可以私下里跟他谈,那是以慈悲心好心劝勉他,能够规过劝谏,这是可以的。那是私下,你不能当着大众的面宣扬他怎么怎么样。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假如不修持戒律,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

宣化上人:假如不修持戒律,所有一切的善功德都不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

传喜法师:功德回向给我们的历代祖先

传喜法师:功德回向给我们的历代祖先

功德回向给我们的历代祖先 我们到任何地方,能对人有利益,当然我们是不遗余力,同时也利益无形众生、四生六道、人非人等。不仅我们作为佛弟子,口中要念阿弥陀佛,无量...

七圣财,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七圣财,才是一切功德的根本!​

真正的财富——七圣财“释曰:施果差别,由三种因”,三个因不同:第一是主,布施的人;第二是财,布施的东西;第三是田,布施的对象,福田、恩田等等。有这些不同,果报也不...

宏圆法师: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宏圆法师: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复次,复是又的意思,次是次第,凡是经中用复次二字,都是和上文有一定的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关系。上文回答云何降伏其心,本...

明海法师:托钵生活的要义

明海法师:托钵生活的要义

托钵生活的要义 (2007年7月25日) 今天上午[生活禅夏令营]的活动是上街托钵。我在这里先就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内涵给大家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出世说...

合儒法师: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合儒法师: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请问师父,如何把佛法的智慧运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我的建议有两个,第一个是“如实观照”,第二个是“善用因缘”,那什么是“如实观照”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