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学佛人在这个世间怎样生活

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学习不为自己,对自己来讲一切随缘,什么都好,不执着、不分别。自己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对待别人应当慈悲,慈悲,随缘不攀缘,行善绝不求回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尽量的简化,愈简单愈好。为什么?心清净,不为这些事情操心,紧紧抓住阿弥陀佛。妄念很多怎么办?读经,专注读经,妄念自然就少了,时间久了妄念自然就没有了。我把我的功夫专注在读经上,为什么?不读经就打妄想,妄想一个接着一个,这是习气,这是毛病。这个毛病可严重了,是六道轮迴的根本。妄想止住了,你就有能力超越六道,妄想止不住难,这是我们真正用功夫的地方,不能不知道。把这个世间一切恩恩怨怨的全部放下,有恩于我们的人跟有怨仇于我们的人要平等看待。天天将修学功德迴向给他们,求叁宝加持,帮助他们早一天觉悟,早一天回头。我们有这个心愿就圆满,不要着急,不要看到:怎么还不回头?要把这个心放在我们心上就坏了,我们的功夫全部被破坏了。我们每天祈祷、每天祝福,回头不回头是他的事情,就别管了,自己赶紧回头比什么都重要。管别人不管自己,别人回不了头,自己也沦落下去,这叫真可惜!经上这段所讲的,我们每个人所见到的,感受不一样,这在现前亦如是。我们同样看一个陌生人,两个人感受不一样;同样一桩事情,几个人在围观,每个人看法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念头,起心动念不相同。念头清净的,他看没有一个人不清净,不清净的地方他看到是清净的;心地染污的,看到身心清净的人,他没有看到他的清净,他看到他的染污。所以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不是心随境转,实在讲是境随心转。我们看到境界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心。你去走进一个朋友的家裡,你看看他家庭裡面,如果是乾净、整齐,这个家庭一定是幸福美满的家庭;你看到家庭裡面很凌乱、不乾净,你就知道这一家人懒散懈怠、自私自利,有自己没有别人,都能看得出来。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叁一五集)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在犯戒之中最厉害的是这个

黄念祖:在犯戒之中最厉害的是这个

“四仪庄严三业净,坚守重戒勿少犯”。“四仪”,就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我们念佛的人要在这四种威仪之中端正身心庄重严整。“三业”,是身口意,都清净无染。“坚守重戒勿少...

为什么积福修德行善能够改变且改造命运?

为什么积福修德行善能够改变且改造命运?

世间任何事都有规律,找到了命运的规律,就不难推算出人的命运轨迹。很多人算命,就是在困境得时候就是求个希望,在顺境的时候就是求个心安,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算完...

打坐是不是修神通最快的方法?

打坐是不是修神通最快的方法?

  问:尊敬的法师,打坐是不是修神通最快的方法呢?师答:遵循正确教导的禅修所产生的感觉里,也有很多是相似神通的,但不是真正的神通。当你真正修出寂止了,有禅定的时候...

慈悲宽容一点才能圆润一点

慈悲宽容一点才能圆润一点

用仁义礼智信来养生。人的脾胃主信用,一个讲信用的人,他的脾胃会好;如果这个人不讲信用,他的疑心病比较重,他的脾胃就不好,这是《黄帝内经》里讲的;爱斤斤计较的人,他...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

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 凡是宗教都有其共通性,也就是离不开信仰,没有信仰也谈不上是宗教,而且所有宗教都劝人为善,启发爱心、博爱和慈悲。然而佛教不同于所有宗教的最...

其它法师: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其它法师: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职场或生活里 明空法师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