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随缘不要攀缘

1.随缘就自在,攀缘就烦恼。攀缘是什么?我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那样。你这个“一定”,就是分别,就是执着,就是造业。随缘妙用,“妙用”就在这个“妙”字,“妙”是什么?放下,不执着了,心上没有就妙。随缘,心上没有缘,这叫“妙”;心上有了“缘”,着相了,不妙了!

2.莲池大师教给我们,真正修行人决定不攀缘,决定不贪恋名闻利养。学佛的人,五欲需要,随缘随分,不强求,不攀缘,得过且过就够了。从今以后随缘度日,把整个时间用来念佛,要办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3.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就是老实念佛,没有比这个更好。做好事,随缘去做,决定不攀缘。什么叫攀缘?找事做就是攀缘。

4.分内的事情要作,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缘。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会清净,无事找事,这是很苦的事情!印光大师一生不搞道场、不传戒、不收出家弟子,他一生没事!所以他那个佛号念得好,他念得成功。

5.念佛法门,教我们一天到晚就是抱着一句佛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好修!真正念佛人,心之所思、意之所念,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只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6.出世间法里面所有这些经论也要放下,不要再去搞了,费那些脑筋划不来!多看几部经不如多念几句佛,为什么?你多看经不能增高品位,多念佛会增高品位。

7.我们的目标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学佛的人在这世间,千万要记住:一切随缘而不攀缘!

 

点我:

相关文章

仁清法师:大悲咒有开显众生慈悲心和解开怨结的功

仁清法师:大悲咒有开显众生慈悲心和解开怨结的功

    再接下来一条,是“利益农田”,能够利益农田,我们在城市居住的人也要正确理解。你能够掌握大悲咒的这种利用的话,肯定很多事相你就摆平了,...

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佛陀讲述大肚弥勒佛成佛的故事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

河神受戒

河神受戒

  【现果随录】  江西的鲟鱼嘴,那里的河流最险恶,有「无风三尺浪」的传说。这个地方有一座龙王庙,主神最为灵验,往来的商人必定会去祈祷,杀生祭祀不计其数。崇祯年间,有位三昧律师将要经过当地,庙里的...

不知足的顶生王

不知足的顶生王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者在闲静处静坐,独自思惟佛法时,心中生起一念:「所有众生,皆因一念爱欲之想,而有欲爱,日夜穷逐不舍,未曾满足。」於是,阿难尊者在傍晚时,从座而...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智者不为得失所动

  有一年,佛陀和众多比丘在某一婆罗门的邀请下,到鞞兰若结夏安居。当他们到达时,这位婆罗门受魔王波旬的影响,却不护持佛陀等人。当时又是饥荒,鞞兰若的百姓只能在佛陀及众弟子外出化缘时供养极少数的食物...

净空法师:附体人看病说自己代病人消业如法吗?

净空法师:附体人看病说自己代病人消业如法吗?

问:附体人给人看完病之后,他本人生病了,就说是替病人代业、消业,他真的能替病人代业、消业吗?符合佛说的吗?  答:这完全不符合。为什么?佛菩萨都不能代我们消业,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