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一定会看破放下!

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一定会看破放下:

一、不贡高我慢。这个世界天外有天,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圣人的时候,你自己千万不能把自己当成圣人;当别人不把你当圣人的时候,你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成圣人。地位是有时间的,钱财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智慧是长久的,名誉和学历代表你曾经拥有过,智力代表你正在拥有当中。

二、不要随便承诺,要言而有信。种下行为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会收获命运,一个人的习惯造就了一个人的命运。

三、不轻易求人。把自己当成别人,会减少痛苦,理解包容;把别人当成自己,会同情不幸,柔性人生;把别人当成别人,你会尊重别人,不伤害他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你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是圣者贤人。

四、不要难为自己。人本是人,不要刻意地做人,世界本是世界,不必精心处世,这样会很累。人一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当人之初的时候就是真实的显化;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人到中年,觉得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假缥缈的;当你回归自然、返本归元的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五、不要随便讲话,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六、不要不尊重别人,播撒慈爱,收获幸福。尊重是一种心情,尊重会使你拥有力量。尊重别人的同时,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尊重,在修心努力之后就会超越自我。

七、不辜负今生为人。尊重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昂首是春,俯首是秋。

八、不要欺负弱者。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拥有智慧。人有一分器量,就多一分气质;人多一分气质,就多一分人缘;人多一分人缘,便多一分功德,积善成德,善德成性,善性成圣,慈悲成佛。

心态好,人缘就好,因为我们懂得宽容;

心态好,做事就顺利,因为我们不斤斤计较;

心态好,生活愉快,因为我们懂得了放下。

学佛人别让脾气跟你的本事一样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没有脾气。

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好的心态能激发善良的潜能,是你最大的财富。

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人有希望,才不会失望。

中华传统有句谚语“能解决的事,你不必去担心;不能解决的事,你担心了也没用”。

学佛人一切随缘,尽力而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把握当下才是最最重要的。

 

点我:

相关文章

南怀瑾:人死亡后中阴身转生投胎的情形

南怀瑾:人死亡后中阴身转生投胎的情形

中阴身七天一个生死,最多七七四十九天一定转生,普通不会到四十九天。讲到中阴身的入胎,我们现在再讲一点欲界的入胎,不止人,昆虫、蚂蚁、畜生,都是由男女两性生爱生欲这...

仁达法师: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

仁达法师: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

信众:请问师父,如果诵经的时候妄念很多,会不会影响诵经的功德?请师父开示。 仁炟法师开示:初学佛的人诵经的时候和打坐的时候经常打妄想,这都是正常现象,随着...

正心正念宽容待人家庭才会幸福让社会更加美好

正心正念宽容待人家庭才会幸福让社会更加美好

现代社会,因网络太发达,网上的不良信息很多,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毒害人,尤其对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上大学后,在初入社会、接触的所谓“时尚前卫”的朋友和有不良信息的大...

宏海法师: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疑惑,所以至今都没有皈依,请您能为我开示,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答:那正好借着这位同...

净空法师: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如感觉自己愈升

净空法师: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如感觉自己愈升

问:下面第二十个提问,打坐念佛产生种种境界,如,感觉自己愈升愈高,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境界现前不要去理它,想到《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是好...

清远法师:佛教管理

清远法师:佛教管理

佛教管理 清远法师 [摘要] 戒律是佛教伦理道德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中国佛教戒律是在印度佛教戒律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