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随缘,还是随习气
《随缘,还是随习气》 不是“阿弥陀佛”,就是“随缘”了。 “随缘吧!”——当我们无可奈何的时候,会这样安慰自己; “随缘啊!”——当我们想满足自己欲望的时候,会这样包装自己; “随缘啦!”——当我们懒散而不想精进的时候,会这样开脱自己。 ——就是“随顺因缘”的简称。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随因”,二是“随缘”。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菩萨愿。 ——它就是我们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当中要跟随的目标与方向。 菩萨愿不是空洞的,它应当落实到自己的这一生当中。就在这一生,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修学的目标。或者是开悟自性,或者是证悟法身,或者是往生净土,等等。 也有了佛菩萨与三宝的加持和拥护。 ——虽然看不见,但是,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不思议的力量就会逐渐显现。 ——随顺着它而一步步走向“随因”的人生目标。 ——那么,就不应当再随顺它了。 “良禽择木而栖”——这时应当选择“随缘离开”。 哪怕对方是是亲人和朋友,哪怕那里有看得到的富贵荣华与锦绣前程。既然已经没有了学习和修行的自由空间,就应当果断地选择离开。 ——这才是真正的“随缘”。 因为“随因”,所以“随缘”。 ——是的,它是一种执着。然而,它是觉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执着。悉达多太子,要是没有这种执着的话,怎么可能会圆满佛果呢!请听太子是如何说的吧: “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多么强烈的执着啊!然而,正是它,正是这种坚定不移的“随因”,引领着太子走向了最终的觉悟。 ——只有我自己明白,我是一株跟随着阳光的向日葵,我的福慧资粮于无形之间,正在茁壮成长。 承蒙三宝的加持,内心的执着与烦恼正在消融,如同北方初夏的寒冰,我看到了它们的末日。 ——不要说什么菩萨愿了,就是他当初的修学目标,也绝无实现的可能。 在漫漫的生死长河当中,他将流转不息。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如经中所说,他将“为智者之所怜悯”。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淫欲是生死的根本,是轮回的原动力,是障碍佛道的病本,众生在六道轮回,根本的原动力就是情...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安居,见到比丘们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利喜。 「在王舍城内有四种马: 第一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知道急速行驶,善于观察地形,体会驭马... 文彦博。逮事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名闻四夷。平居接物。谦下尊德。乐善如恐不及。以太师致仕。封潞国公。卒年九十二。(《纪事本末》) 文彦博 宋朝 介休(今山西省 介休县)人,字宽夫,仁宗时进士,... 菩提(佛教解释)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代表着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 【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销灭。】这个注解很好,一开头「疑云」,大家听了这个话会有疑惑,「无间业重... 佛教地狱 地狱(巴利语niraya,或作naraka),分为四大类: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 八寒地狱 八寒地狱分为: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阿啾啾地狱、呼呼地狱、裂如青莲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