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命却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苦,真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赶快精进才行!”

  想到这里,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面露笑容地回头对他说:“来,包袱让我来背,你走我前面。”

  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何时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念头一起,就听到老和尚很严厉地对他说:“你停下来!”

  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

  老和尚将包袱拿给他说:“包袱背好,跟在我后面走!”

  小沙弥想:“做人真苦!刚才自己还那么开心,才一转眼就变得很难过,人的心念真是不稳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动摇,还是修菩萨行好,起码我可以面对苦难众生,跟很多人结好缘,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他走在前面。

  小沙弥就这样反覆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又用很严厉的态度对待他。

  小沙弥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请问道:“师父,您今天为什么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后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

  听到老和尚这么说,小沙弥感到很忏悔,当他又生起菩提心时,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

  他说:“师父,这次我是真正发心,要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心大愿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进。”

  老和尚听了很高兴,对小沙弥也起了赞叹、尊重之心,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地并肩走着。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发大心、立大愿;发心立愿很简单,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

  世事无常,今日虽平安,明日却难料,如果发下大愿却动辄心生退转,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实在太可惜了!

  发大愿不能太轻易,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志愿、磨炼耐心、方能度过难关。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经历得与失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经历得与失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位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龙王献宝

龙王献宝

  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  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么地方不属于我?谁敢不服从我?”群臣同声回答说:“全印度都被大王统一了,没有一个...

这三位净土祖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这三位净土祖师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玄中寺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寺院,黄瓦明廊,红柱隔扇,布局精巧,结构对称。西院正殿是祖师殿,内无雕塑,只有三幅色调淡雅的人物肖像。他们分别是玄中寺的创建者、中国佛教净土宗奠基人昙鸾大...

佛教故事:龙女行云化干旱

佛教故事:龙女行云化干旱

  话说有一天,一个名叫沙门跋陀的僧人来到普陀山拜谒观音菩萨。这位僧人来自西域,执意要到中土传教。可是到了中土以后,由于语言隔阂,他在传法讲经时,人们不知他讲些什么,加之当时中土人信佛者甚少,所以...

不因说法而受供

不因说法而受供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使用五百具犁辛勤的工作。他遥见佛陀容止可观,就暂时停止耕耘,挥挥满脸的汗珠,迎向佛陀说:「佛陀!我努力耕田下种,来供给自己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