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老和尚带着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着行李紧跟在后,一路上两人相互照应,彼此为伴。

  小沙弥走着走着,心想:“难得人身,但短短几十年生命却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受六道轮回之苦,真苦啊!不过,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当菩萨救度众生;因此我不能懈怠,要赶快精进才行!”

  想到这里,走在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下脚步,面露笑容地回头对他说:“来,包袱让我来背,你走我前面。”

  小沙弥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仍照老和尚的指示,放下包袱走在前面。

  走着走着,小沙弥觉得:“这样真是逍遥自在啊!而佛经里说,菩萨必须顺应众生的需要而行各种布施,这真是太辛苦了!况且天下众生苦难多,到何时才能救得完呢?不如独善其身,过这种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念头一起,就听到老和尚很严厉地对他说:“你停下来!”

  小沙弥赶快回头,看到老和尚严肃的面容,吓了一跳!

  老和尚将包袱拿给他说:“包袱背好,跟在我后面走!”

  小沙弥想:“做人真苦!刚才自己还那么开心,才一转眼就变得很难过,人的心念真是不稳定啊!凡夫心很容易动摇,还是修菩萨行好,起码我可以面对苦难众生,跟很多人结好缘,做一些我做得到的本分事。”

  这时,老和尚又面带笑容地回头招呼他,并将行李拿去自己背,请他走在前面。

  小沙弥就这样反覆地发心、退心,直到第三次再起退心时,老和尚又用很严厉的态度对待他。

  小沙弥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请问道:“师父,您今天为什么一下子要我走前面,一下子又要我走后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和尚说:“你虽然有心修行,但是道心不坚固。感动时就发大愿,却又很快退失道心;这样进进退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

  听到老和尚这么说,小沙弥感到很忏悔,当他又生起菩提心时,老和尚要他走在前面,他就不敢了。

  他说:“师父,这次我是真正发心,要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大心大愿为道基,一步一步向前精进。”

  老和尚听了很高兴,对小沙弥也起了赞叹、尊重之心,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地并肩走着。

  很多人都知道要修行,也知道要发大心、立大愿;发心立愿很简单,但要恒持道心却不容易。

  世事无常,今日虽平安,明日却难料,如果发下大愿却动辄心生退转,把有限的光阴浪费在犹豫不决上,实在太可惜了!

  发大愿不能太轻易,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定志愿、磨炼耐心、方能度过难关。

 

点我:

相关文章

大方等大云经--昙无谶

大方等大云经--昙无谶

大方等大云经四卷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大方等大云经卷第一 大云初分大众揵度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九万八千。大迦叶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皆得自在...

金猫的因缘

金猫的因缘

  过去有一位恶生王,某日游赏王宫林苑时,在园中的厅堂看到一金猫从东北角跑出来,随即入西南角。国王便遣人寻觅方才金猫行经的地方,结果挖到一只铜的瓮,瓮的大小约有三斛,而且瓮中盛满了金钱。继续往深处...

心愿念佛百问--印光法师

心愿念佛百问--印光法师

  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则老年人决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于年龄,抑功夫未到家之故?   答,汝之不一心,由于心无正见。无正见,故无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未能一心,亦可...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佛为何留钵给毗舍离城人民供养?

  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在古印度毗舍离城的祇园,缓步而行前往游化。  当时,世尊回顾毗舍离城,不久后便说此偈:“今观毗舍离,更后不复睹,亦复更不入,于是当别去。”毗舍离城中的人民听闻到世尊...

拔陂菩萨经--支娄迦识

拔陂菩萨经--支娄迦识

拔陂菩萨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识译 开元录云亦名拔陂经、僧佑录云安公古典经   闻如是:佛在罗悦祇竹园多鸟树下,与众弟子五百比丘俱,皆是阿罗汉,所著尽,无余结,所作满,所求具,皆已下重担,悉至所愿,已...

仁者,止步

仁者,止步

  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故事。当时印度有个杀人魔王,在很多的国家都是通缉犯,还要派军队来抓捕他。刚好这个恶人听说有位圣者叫佛陀,他就起了不好的念头,想要来看看佛陀是不是真正万德万能?所以,他就站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