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宙法师:您念佛功夫怎么样了?进来检测一下?

 

从紧急关头的第一反应上看

平时我们要做锻炼、做准备,怎么准备呢?比如说念佛的人要考验一下自己的功夫怎么样,经常从碰到的一些灾难上可以检查自己。

比如在遇到地震、火灾、水灾、战争、交通事故等紧急的关头,你要检查当时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不是念佛。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表示你的功夫还差。

因为人的生命结束,有时候是自然而然的、寿终正寝,但很多时候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你根本就没有思想准备。

如果你平时是经常练习的,碰到什么情况马上念佛,这就会使你在碰到任何情况,比如说突然结束生命的时候,也能够念佛。

这个大家要自己去考验了,像有的人突然碰到一个可怕的东西,(脑子里)跳出来的是什么?“妈呀!”“天哪!”这就不行了。你如果跳出来是“阿弥陀佛”,哪怕是嘴巴上跳出来,那都已经很好。念佛人要这样去检查自己的功夫。

 

从自我利益受损时的反应上看

再进一层的检查功夫,怎么检查呢?就是在这种利害关头,比如别人来骂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控制住你的嘴巴,念出一句“阿弥陀佛”?

有时候念佛念得好好的,别人突然骂你:“你这个人太坏了,是个大坏蛋!”“你这个人是个大笨蛋,一天到晚念佛,念什么?有什么意思?你整天念佛,还不如帮我干一点什么——炒菜、买菜等等……”

这时如果你控制得住你的嘴巴,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这就说明你有功夫了。

这个“阿弥陀佛”是靠什么念的?

靠你的心控制你的嘴巴。

如果你跟他吵起架来,就表示你的心控制不住你的嘴巴了,佛已经不在你的心里了。

佛随时都在我们的顶上安住,佛的无量光是遍照十方世界、没有障碍的,但是你不去忆念佛的时候,佛的加持你就得不到。

我们在跟人吵架的时候,心里肯定是没有去忆念佛,这个时候自己就知道应该忏悔了。

如果一个念佛人还跟人家吵架,吵完了还要说他不对,还要找人评理,这就是功夫太差太差了。

考验的方法还有,比如说你面临涨工资、分房子等等,给你一些待遇,突然人家又不给你,那个时候你的心是不是很平静,是不是还能够念“阿弥陀佛”? 

如果你的心平静不了,去跟人家去争,“这是我的,这是我应该得到的”,这样的话,就表示这是你往生的障碍,这就是你的挂碍。

挂碍是什么意思?你的心被这个物质牵缚住了。

本来物质是不能障碍你的心的,可是你的心会被物质牵引了去。

我们的心应该被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牵引过去,这样的念佛就容易成功。

我们要想做到那样,还是归到刚才说的,平时要牢牢记住极乐世界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

你想,现在我们享受的一点什么金银财宝、高楼大厦、豪华汽车、美满家庭,比起极乐世界这些庄严的果德,怎么比得上?

如果我们连这个都放不下,你还想得到什么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

平时要多跟自己作思想“斗争”,祖师大德不是说了很多念佛用功的方法吗?

就是在念佛的时候,怎么样用佛号来对治这些烦恼,怎么样去跟它们作斗争。

这是念佛人用的这种“斗争”方式,我们要有这样的力量。

这样你念佛念了以后,就会感觉到心越来越柔软、越来越自在。

否则,别人一说你,你就生气,别人对不起你了,你也心里不平衡,这些统统都是念佛功夫还不够,还不够相应。

点击蓝色字查看更多: 

念佛成就,就再也没有爱别离苦!

如果你这样“孝顺”就大错特错,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过失!

从“狐狸精”到菩萨,学佛后生活的巨大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有修行的人,算命不会准;你没有修行,就按照你的命运不断的去轮回

全程视频:海贤老和尚法体开缸!往生六年,金刚肉身、香气扑鼻,还长头发!

 

 

点我:
标签: 菩萨

相关文章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末法时期还能发轮回度众生的愿吗

净土祖师讲愿立则道业可成发愿为先。那我们该发什么样的愿? 有人学佛后发愿:我要生生世世童真出家,遇善知识,深入经藏,广弘佛法, 古往今来都有这样的人。那发这个愿行不行?如果在正法、像法的时候,善知识...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圣严法师:四众佛子共勉语

这二十句共勉语,并没有前后一定的连贯关系与次第,不过,开头二句: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与最后二句:处处观音菩萨,声声阿弥陀佛。是当中最重要的。 熟读背诵这二十句,并了解其中的涵义,不但可自勉自励...

宣化上人:培养四无量心

宣化上人:培养四无量心

修道人,一定要培养四无量心。有了四无量心,才能教化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修道人若无四无量心,就与道相违背,就是修了八万大劫,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 四无量心是修道人应具有的基本条件。何谓四无量心?就是...

宣化上人:佛教的骨髓《楞严经》

宣化上人:佛教的骨髓《楞严经》

我们生在这个末法时代,离佛远了,可是法还没有灭尽,大家还可以依照佛法来修行,还有希望开悟证果成佛。 身为出家人必须要抱定一贯的宗旨,即使横逆交加,仍然百折不挠。不管谁来破坏我们的宗旨,都不被摇动,只要...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人之会。今谓入此聚中,见佛闻法故。六心堕落者,身子发菩提心,已证别教六住,因逢乞眼,遂退大...

风雨飘摇的人生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豳风》有七篇,这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要学国学,《诗经》不得不读。它不仅是用比兴的文学手法来展示着美好的景象,实际上很多《诗经》的道理,用孔子的话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