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故事:李长者见圣授道传

  唐朝长者李通玄,曾经游过五台山,在善住院碰到一个僧人,传授他《华严经》大旨。天快黑时,僧人告别。长者说:“天色已晚,师父要到那里去?”僧人指指北台顶,行走飘飘然,好象驾着风,长者追赶不上。到夜间,望见台顶上火光冲天,向寺主询问,寺主认为是野火。长者想到僧人到了那里, 这必然是神光,不是野火。

  就拖着手杖登台顶,没有人敢跟随他。到台顶后,看到火光更加炽烈,方圆一里左右,看火光中间,只见立着紫金伞幢,先前那个僧人坐在伞幢下,有数百个戴皇帝冠冕的围绕着他,梵音雄朗,听不懂说些什么。

  长者心想,如果我投身其中,能见上圣人,烧死也不遗憾。随即踊身跳了进去,顿时感觉身心清凉,法喜无量。刚走上去行礼,忽然里边空无所有。长者就在那个地方,一坐三天,然后下山。

  走到西谷口,只见好个童子,眼中放光, 天衣飘飘,乘风而过。长者稽首行礼,童子说:“那天夜里,投身在我师父火光中的,不就是你吗?”李长者说:“是的。”随即问说::“仁者的师父是谁?”童子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

  长者想拉着衣服跟着走

  童子说:“你过去世的誓言是弘扬佛经

  怎么能忘了?

  说完话,杳然飞走了

  长者想起文殊菩萨传授的华严大旨

  决心撰造经论,解释大经

  见这里天气太寒冷

  于是向南走到盂阳县的方山

  在山岩上打洞住下来,撰写经论

  柏树叶和上枣做下像铜钱一样大的饼,每天吃七枚,当时人称他枣柏大士。嘴里放出光来代替蜡烛,曾经感应猛虎给他驮经,仙童为他打水。经论写成后,有四十卷和他的《决疑论》并行于世。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春天,在方山石室禅寂中逝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天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增长甚深智慧,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若 巴 扎 纳 谛ong a ra ba zha na di)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妙喜苦行寻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妙喜苦行寻宝

  六、精进品  78.妙喜苦行寻宝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地盘上,有一商主名为现喜部,他有一子名为妙喜,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待现喜部去世后,为满足众多乞讨者愿望,妙喜决定前往大海取宝...

以水卖贫

以水卖贫

  【贤愚因缘经】  阿槃提国有一个长者,钱财非常地多,家里有个贫穷婢女,身上的衣服无法遮蔽身体,饮食很少能够吃饱,经常被鞭打,想死也死不了。有一天,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去取水,放声大哭。佛陀的弟子迦...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佛陀本生传之二十七:安忍求和

  安忍求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东胜身洲一国王时,当时有个梵施王因不具备如身洲王一般威力,故而常常对他所拥有之荣华富贵生起嫉妒心与嗔心,而身洲国王则一直以慈悲心爱戴他。有次梵施王率四种军队向身洲王...

两枚钱币竟然让贫女变皇后

两枚钱币竟然让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居修道,所以诸方国土都争相前来供养植福。  一日,诸方耆德长者浩浩荡荡携供诣山,绵延的队伍让路旁以乞食为生的贫女惊叹、称羡不已。她心想:长...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百喻经卷下》: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从北天竺到南天竺去,住得久了,就娶了那儿的女人做妻子。妻子给他准备了饭菜,他到手便急急地吞了下去,一点也不顾及它有多烫。妻子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