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故事:李长者见圣授道传

  唐朝长者李通玄,曾经游过五台山,在善住院碰到一个僧人,传授他《华严经》大旨。天快黑时,僧人告别。长者说:“天色已晚,师父要到那里去?”僧人指指北台顶,行走飘飘然,好象驾着风,长者追赶不上。到夜间,望见台顶上火光冲天,向寺主询问,寺主认为是野火。长者想到僧人到了那里, 这必然是神光,不是野火。

  就拖着手杖登台顶,没有人敢跟随他。到台顶后,看到火光更加炽烈,方圆一里左右,看火光中间,只见立着紫金伞幢,先前那个僧人坐在伞幢下,有数百个戴皇帝冠冕的围绕着他,梵音雄朗,听不懂说些什么。

  长者心想,如果我投身其中,能见上圣人,烧死也不遗憾。随即踊身跳了进去,顿时感觉身心清凉,法喜无量。刚走上去行礼,忽然里边空无所有。长者就在那个地方,一坐三天,然后下山。

  走到西谷口,只见好个童子,眼中放光, 天衣飘飘,乘风而过。长者稽首行礼,童子说:“那天夜里,投身在我师父火光中的,不就是你吗?”李长者说:“是的。”随即问说::“仁者的师父是谁?”童子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

  长者想拉着衣服跟着走

  童子说:“你过去世的誓言是弘扬佛经

  怎么能忘了?

  说完话,杳然飞走了

  长者想起文殊菩萨传授的华严大旨

  决心撰造经论,解释大经

  见这里天气太寒冷

  于是向南走到盂阳县的方山

  在山岩上打洞住下来,撰写经论

  柏树叶和上枣做下像铜钱一样大的饼,每天吃七枚,当时人称他枣柏大士。嘴里放出光来代替蜡烛,曾经感应猛虎给他驮经,仙童为他打水。经论写成后,有四十卷和他的《决疑论》并行于世。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春天,在方山石室禅寂中逝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天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增长甚深智慧,文殊菩萨心咒:嗡 阿 若 巴 扎 纳 谛ong a ra ba zha na di)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经里的故事:失德的下场

  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于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将王位传给太子。之后,便自行剃发出家,发心追随佛陀修行...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

净土圣贤录三编新白话版22

  民国曾氏  曾氏,法名志修,是江西吉安景原村人。家训幼小娴熟,德性生成。成年后,嫁给梁家,奢侈事奉公婆孝顺,和妯娌以礼相待,人们都敬重她。生儿子女儿各一,都早死了。后来丈夫生病,亲试汤药,不脱...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百业经》:(34)两位仙人偕众眷属出家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救蚁于水,延长寿命

救蚁于水,延长寿命

  (摘自《福报经》救蚁延龄)  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获得了六种神通,预见身边的小沙弥,七天后会死,就教他回家看望父母,到第八天再来,想要他死在家里。到第八天小沙弥竟然又来了。比丘就入定观察,原...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净空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沒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没有善根、福德、因缘,就...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为何一女子在寺院里供养几千两银子,还不如几文钱?

  文章选自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编著的《可·为》——广行释讲《了凡四训》一书  心满则满 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 欲施而无财, 止有钱二文, 捐而与之, 主席者亲为忏悔;    从前有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