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他是一位圣者?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尚在修学而无他心神通的比丘,如何透过观察验证,知道那已经全然正觉的如来呢?”

  “世尊!您的教导,是我们了解法的根源,请为我们说吧!我们当会记住不忘。”

  “比丘们!你们可以从眼睛看、耳朵听两方面来观察验证。因为,全然正觉者的言行,必然无任何污秽;必然不会时而明净,时而杂染的间杂情形;必然是一向洁净,而非暂时的洁净;必然无自满傲慢之类的过失显露,不论是出了名之前或之后;必然是自然流露正行,而不是因为顾忌、害怕什么才自制;必然因内心全然断除欲贪而展现离五欲,不论是与僧团共住或独住;必然不会鄙视嫌弃任何他所教导的学生,不论他修的好不好。

  除了眼见、耳闻的观察验证之外,还要再进一步当面询问,以确认以上诸点。一位全然正觉的如来,面对以上诸点的当面询问,必然会一一予以肯定的回答,因为这些都已经成为如来的风范与特质,虽然如来并不会特别地去展露它。

  比丘们!学生应亲近能这样说法的老师:对法以层层深入来教导;跟他学习的学生会越来越受人尊敬;能以善恶对比呈现的完整方式教导;使学生得以从明确的教导中,生起对正法的现证慧,达成证果,乃至于解脱──如来教导的目标。

  这样,学生就能对全然正觉的如来,对如来善巧教导的正法,对僧伽修行的正道生起净信。这样的净信,对别人有关佛、法、僧伽是否究竟的质疑,能很有自信地给予肯定的回答。

  比丘们!任何人只要能根据以上所讲的各点来观察验证,就能坚固地建立对如来的净信,不为其它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等任何人所动摇。

  比丘们!这就是根据法的观察验证,知道他已经是全然正觉的如来。

 

点我:

相关文章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一卷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成就殊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么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已证一切如来一切智智瑜伽自在...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3、极难行之种种布施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3、极难行之种种布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百业经:(70)婆罗门儿子·供塔生喜善辩证果

百业经:(70)婆罗门儿子·供塔生喜善辩证果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译文及注释--未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译文及注释--未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文及译文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佛陀如何面对谩骂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来了一位年轻的婆罗门,因为不满他的哥哥随佛陀出家,所以就当着佛陀的面,以激烈的言辞,十分气愤地谩骂佛陀。  佛陀静...

新华严经论  卷上--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上--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一至二十 唐 李通玄撰 新华严经论卷第一 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