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食百世传承 略说中国素菜文化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中国素菜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在花色品种,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及风格等方面,决不亚于荤菜。

中国素菜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因此,豆腐的发明不仅大大丰富了素菜的内涵,而且在营养学方面使素食主义有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服力。

据考证,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菜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素食谱。

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此后据《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记载,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曾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在《山家清供》中还首次记载了当时有“假煎鱼”,“胜肉夹”和“素蒸鸡”等“素菜荤作”的手法。

宋朝时有林洪的《山家清供》,其所载一百多种食品中大部分为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此外还有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

元明清三代,素菜的发展愈加繁荣,素菜在各种文献中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

另外,中国素菜也有走出国门的历史。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中国交通史》记载,明末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曾传去某些烹饪制作技艺,其中就有“净素烹饪”技术。

一般认为,中国素菜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所谓三大流派是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和民间素菜;所谓两大方向是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表,不用肉类和葱蒜等“五荤”。以荤托素派主要以民间素菜为代表,不忌“五荤”和蛋类,甚至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春节过后清肠养胃的六个妙招

春节过后清肠养胃的六个妙招

      春节期间,过食油腻、生活规律被打乱,使有些人的身体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引起生理机能紊乱以及人的精神状态仍没从假日中恢复过来,在长假期间形成...

佛道茶艺:佛教敬茶的礼仪

佛道茶艺:佛教敬茶的礼仪

    编者按: 饮茶的习惯在中国已 有千年历史,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佛为众生,茶蕴万象;佛度俗人,茶净苍生,寺院里僧尼道饮茶修行,...

金菇烧白茄的做法

金菇烧白茄的做法

金菇烧白茄的做法  原料:  白茄子、金针菇、香菇、红椒、姜、香菜。  调料:  素蚝油、辣椒酱、生抽、糖、生粉水。  做法:  1、白茄子洗净斜刀切厚片,金针菇切去根部撕散,香菇泡发切末,红...

素食养生:初伏话养生

素食养生:初伏话养生

进入伏天,由于天气炎热、潮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相比其他季节会大很多,再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一般人到了这时,就会抵抗力下降,平时体质较弱的更容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

净空法师:什么是心病

净空法师:什么是心病

居士问:请问何谓心病?净空法师答:六道凡夫都有心病,什么叫心病?心不正常。什么人心里没有病?阿罗汉以上,他们的心没有病了。心里最严重的病是贪瞋痴,我们常讲的自私自利的心,是非人我的心,贡高我慢的心。要...

素食养生:冬菇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