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五百罗汉--堪布索达吉

五百罗汉 ——愿力成熟 证罗汉果 一时佛在舍卫城。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有一个莲池,莲池边住着苦行的五百仙人,这莲池就是他们饮水的源泉。五百仙人的得果机缘已经成熟。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具二智慧、四无畏等种种功德,日夜观照着众生的因缘,既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世尊知调化此五百仙人的机缘已经成熟,刹那间便从舍卫城来到了森林中。五百仙人遥见世尊缓步走来,都暗自商量:“沙门果达玛(Samana Gotama)正向我们走来,他既不知足,又不少欲,还贪财,我们不要与他打交道,他来后,我们都沉默不语除示之以茅蓬外,其它什么都不要作。”这样商定后,便各自返回茅蓬静坐。世尊到了这个地方后,虽然跟他们打招呼,但他们仅是示以茅蓬都只字不语。世尊走进茅蓬,敷草而坐,并以加持力使这个莲池的水马上干涸。五百仙人见莲池中的活命水已干涸,心里非常痛苦,他们各自祈祷自己的本尊。世尊又示现神变,以他们各自本尊的形象显现在每个人面前,告诉他们:‘你们真正遇到困难时,不要祈祷其它的本尊,应一心一意祈祷释迦牟尼佛。今天,他已亲临你们这个地方,这个机会很难得,你们只要好好祈祷世尊,肯定能解脱这个困境的。’听到此言,五百仙人立即对世尊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他们到世尊前忏悔,并祈求世尊传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界意乐,传了相应的法,此五百仙人皆证得无来果(Anagami)。得果后五百仙人祈求佛陀,欲出家受近圆戒。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言词方便为他们授了近圆戒,并传授教言。他们精进修持,断尽三界的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与牛粪等同,虚空与手掌无别,远离了世间八法(Atha lokiya dhamma),诸天共赞他们的功德。他们证果后,世尊返回祗陀园,此五百罗汉仍安住在森林中。远近的施主、婆罗门及其他信众闻讯皆纷至沓来,前往拜见。知彼等功德不可思议,就发心为五百罗汉修建了一座经堂。从此,他们便常久在此处安住。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此五百仙人,以何因缘即生中对佛生欢喜心,并在如来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的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请为吾等慈悲演说其中的因缘。”世尊告诸比丘:“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五百比丘在其教法下出家。彼等临终前发愿:我们在迦叶佛教法下出家,一生中严持净戒,虽没得到什么境界,愿我们将来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当时,发愿的五百比丘即现证罗汉果位的五百仙人。因前世的愿力今世成熟故,今对我生欢喜心,并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6、经中所说无量布施之举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法胜阿毗昙心论--那连提耶舍

法胜阿毗昙心论--那连提耶舍

法胜阿毗昙心论六卷 大德优波扇多释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法胜阿毗昙心论经序   今欲解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问曰。不须解释。所以者何。古昔论师已释阿毗昙心。利益弟子故不须释。答曰。不然应...

佛说大三摩惹经--法天

佛说大三摩惹经--法天

佛说大三摩惹经一卷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林。与大苾刍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如是五千五百人俱。   尔时十方。...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五卷--义净法师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第五卷--义净法师

  第五卷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五年同利养别说戒白二。   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大德。于某聚落有一长者。造一住处。诸事具足。舍与四方僧伽。是时长者被王拘执。苾刍闻已弃寺他行。有三宝物及诸资具...

戒因缘经第六卷--竺佛念

戒因缘经第六卷--竺佛念

  第六卷戒因缘经   鼻奈耶卷第六   阿尼竭法第三   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迦留陀夷数至浮带优婆夷舍。无人屏猥处共坐。时浮多优婆夷欲为不净行。共一处坐。时迦留陀夷可其意。复恐犯...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