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胜解空尊者(35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伍拾壹尊

胜解空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胜解空尊者铜像


诗 偈


落花有意应无意,流水无情似有情。

台上戏文一出出,颠倒台下几多人。


偈 解


落花有意,还是无意,流水看是无情,却似乎还是有情的。戏台上一出接着一出,看席上的观众则时空不分,以为自己是剧中人物,悲喜相随。


此偈教导我们,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人生位置,面临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为事物表象所迷惑。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容,左手放置于膝,右手结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伍拾壹尊胜解空尊者,即宋代僧可观(1092-1182)。江苏华亭人。俗姓戚(一说傅),法号解空,字宜翁,号竹庵。解空,本指悟解诸法之空相。胜解空即善于讲说佛法理体之空相。



尊者十六岁受具足戒,学天台,初依止南屏精微,后闻车溪择卿禅师声震江浙,负笈从之,得其法。南宋建炎初,住持嘉禾寿圣寺,绍兴年间(1131-1162)转住当湖德藏寺。讲经余暇,则补注《楞伽经》。其后移住祥符寺,因染疾退隐至当湖南林之竹庵。乾道七年(1171),应丞相魏把之请,住持北禅天台寺。淳熙七年(1180),受魏宪王请,为南湖延庆寺之主,未久,又归隐当湖之竹庵。淳熙九年示寂,享年九十一。生前,大慧宗杲曾由径山前来相与言谈终日,誉之以“教诲老龙”。


著名法嗣有北峰宗印、智行守旻、神辩请一等人。著有《楞伽说题集解补注》四卷、《兰盆补注》二卷、《山家义苑》二卷、《竹庵草录》一卷等。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住世间尊者(323)

灯导首尊者(324)

甘露法尊者(325)

自在王尊者(326)

须达那尊者(327)

超法雨尊者(328)

德妙法尊者(329)

士应真尊者(330)

坚固心尊者(331)

声响应尊者(332)

应赴供尊者(333)

尘劫空尊者(334)

光明灯尊者(335)

执宝炬尊者(336)

功德相尊者(337)

忍心生尊者(338)

阿氏多尊者(339)

白香象尊者(340)

识自生尊者(341)

赞叹愿尊者(342)

定拂罗尊者(343)

声引众尊者(344)

离净语尊者(345)

鸠舍尊尊者(346)

郁多罗尊者(347)

福业除尊者(348)

罗余习尊者(349)

大药尊尊者(350)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夫妇食饼共为要——《百喻经》经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即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言。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

历史|清代禅宗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六)

历史|清代禅宗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六)

明代以来各派禅僧竞撰灯录、世谱。紫柏以《传灯》未续,为他出世一大负,因此能文缁素,都发愿有所著述。此种风气,在清代尤为流行。清代所撰的传灯僧史,有道忞《禅灯世谱》九卷,通容《五灯严统》,通问《续灯存稿...

新闻|“古城新韵 烟雨严州”——云林书画联谊会走访严州画院、千鹤小学

新闻|“古城新韵 烟雨严州”——云林书画联谊会走访严州画院、千鹤小学

黛青瓦片与淅沥烟雨,描绘出江南缱绻的画卷,严州画院正坐落于建德梅城镇的严州古城之中。3月24日,云林书画联谊会30余位街道书画爱好者在云林书院的组织下前往建德,与严州画院开展了一场名为“古城新韵”的联...

历史|明太祖对佛教的整顿——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一)

历史|明太祖对佛教的整顿——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一)

明代佛教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间朱明一代的佛教。明代政权建立之初,有鉴于元代崇奉喇嘛教的流弊,转而支持汉地传统的佛教各宗派,因此喇嘛教在内地渐衰,而...

恭迎|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

恭迎|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

菩萨号圆通 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 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 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显神通 光降道场中观世音,梵语“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翻译中国话叫做“观自在”或“观世音”。“观自在”是约自利的...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师讳演音,字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甚多),浙江平湖李氏子。初名广侯,一名息,字叔同。清光绪庚辰(一八八六)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父筱楼公,以进士官吏部,晚耽禅悦,乡党称善人。师幼而颖异,娴大悲、往生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