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何处江村人夜归


秋江

【宋】寂寥道潜禅师

赤叶枫林落酒旗,

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

何处江村人夜归。


这首《秋江》将秋江由黄昏至初夜时的氛围凝练为宁静与寥廓,表现了一位心境空幽清澄的禅者对大自然诗意的独特把捉。夕阳正红之时,枫林中赤红的叶子飘落在酒肆的旗子上,渐渐消逝的落日余晖,映照着江边的白色的沙洲。几声轻柔的摇撸声响,好似从苍茫天地之外传来,不知是何处江村人于今夜归。


首二句以彩绘之笔,入画于诗。“红叶”与“白沙”,渲染了秋色的浓重与生气。“酒旗落”与“夕阳微”,勾描出凄清苍凉而悠远的秋意。最精妙的第三句“数声柔橹苍茫外”,将天地之悠悠与苍茫之静谧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一个“外”字,造境戛独,意趣空远。那动中之静,那归中之意,余韵袅袅,令人回味。


其实我们的生活之中,处处不乏诗情画意的美好,只是大多数人没有禅者的心境,不懂得让心灵适时休歇,体会生活中的宁静祥和,总是在追求声名利益,总是在一时刺激和寂寞无聊中轮回,渐渐麻木和堕落。若有一丝闲暇,何不到深山古刹之中闻钟声梵音,到高山平原看天高地远,于林野江边见苍茫之外?若能寻得一份安宁,便可试着享受清寂,于佛法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素食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元人罗汉图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阅读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故事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视频
视频|夜夜长依慧火光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2022年11月5日契理契机  与时俱进文|小西“2022佛教论辩会”于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作为一名云林志工,我有幸成为一名听众,参加了这次殊胜难得的辩论会开幕式,聆听...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江中诵经【唐】张说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独露,迥脱根尘,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达。人的种种知见反而是悟证实相...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乌纱帽白夏布道袍十分清凉...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高度:57cm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观无量寿佛经》这尊石雕大势至菩萨像头载宝冠,躯体呈三折枝式姿,前胸及腹部微微隆起,体态优美兼具...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修无德尊者(35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修无德尊者(35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锻炼铁一样。因为铁里面含有杂质,要用火来烧,用铁锤来打,把铁里面的杂质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