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还从静中起 却向静中消


咏声

【唐】韦应物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廖。

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声音不是无缘自生或从外而来,是因缘假合而生。如双掌互击,则有声出。声音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自性本空,并非实有,只是假合,所以可说“太空恒寂寥”。此寂寥不属无声,也不属有声,亦是有声,亦是无声。


后两句进一步说明声音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有起必有灭。而以静比喻真如实相,因而是无生法,不待因缘,所以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但这无生法不离生灭法。如果离生灭法才有无生法,则无生法与生灭发成了对持,那么也就不是无生法了,因为无生法是绝对圆融的。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无生法,并发菩提心,度化迷于生灭法的众生。但度尽众生不见一个众生被度,因为众生者自性亦空。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

☀素食
素食|吃热汤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北齐铜鎏金弥勒倚坐佛像
赏析|弘一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
赏析|元人罗汉图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阅读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故事
故事|慧眼观六道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视频
视频|斜阳竹树影萧萧
视频|夜夜长依慧火光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云开空净 独露婵娟皎洁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 恩泽布大千月光遍照菩萨,也被称为月光菩萨,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之免于受贪...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处中得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

释教三字经|六祖下 二禅师 南岳让 青原思

释教三字经|六祖下 二禅师 南岳让 青原思

禅宗由大迦叶尊者二十八传而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为东土禅宗的初祖,六传而至慧能,都是单传。六祖以下得心印而有迹象可考的有四十三人,四十三人中能使法统绵延不绝的又有两支,那便是如上所说的“南岳让、青原思”...

素食|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素食|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格言别录》本日食单胡萝卜拌金针菇青椒炒笋干红薯菠菜糙米饭-胡萝卜拌金针菇-材 料金针菇300g、胡萝卜1个、植物油适量、姜末、盐、酱油、花椒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福业除尊者(34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福业除尊者(34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许多游客来到寺院,看见庄严佛像高踞法座之上,慈眼注视着面前礼敬的众生,都会由衷产生一种景仰之情。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佛”究竟是什么?佛和其他的“神”有何区别?通过礼拜、供养佛,就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