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冬月廿七 玄沙师备禅师圆寂日

本是钓鱼船上客,

偶除须发着袈裟。

祖佛位中留不得,

夜来依旧宿芦华。

——雪窦重显禅师

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唐咸通初年(860),师备刚好三十岁。回想起这以前的一段生活,他忽然生起强烈的出家愿望,于是弃舟投芙蓉灵训禅师座下落发,旋即又前往豫章开元寺受戒。此后,他便寡言少语,一心精进修行,布衲芒屦,终日宴坐。众人都为他的巨大变化感到惊异。


师备禅师本与雪峰义存禅师是同门师兄弟,都曾经亲近过芙蓉灵训禅师。但是,从悟道因缘上看,雪峰禅师却是他的得法老师。因为师备禅师以苦行著称,故雪峰禅师常常称他为备头陀。

一天,雪峰禅师问师备禅师:“阿那个是备头陀?”

师备禅师道:“终不敢诳于人。”

第二天,雪峰禅师又召师备禅师前来,试探他说:“备头陀何不遍参去!”

师备禅师道:“达磨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雪峰禅师一听,便点称是。


后雪峰禅师住山开法,师备禅师随而从之。他一边兢兢业业地帮助雪峰禅师建立道场,一边随众入室请益,不分昏晓。后因阅读《楞严经》,突然发明心地。从此以后,师备禅师机锋敏捷,往来酬答,无不与契经相应。诸方学人,凡有未决,必前来从他请益。甚至与雪峰禅师对机,亦当仁不让。雪峰禅师曾赞叹道:“备头陀再来人也。”

一日,雪峰禅师上堂云:“要会此事,犹如古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话音刚落,师备禅师便出众问道:“忽遇明镜来时如何?”

雪峰禅师道:“胡汉俱隐。”

师备禅师道:“老和尚脚跟犹未点地在。”


师备禅师出世后,初住普应院,后止玄沙,开法接众,殷勤不倦,天下丛林,皆望风而礼。闽帅王公审知,亦待以师礼,并奏赐紫衣,号宗一大师。师备禅师示寂于后梁开平戊辰(908),春秋七十四岁。

师备禅师法化于闽,前后三十余年,有《玄沙师备禅师语录》《玄沙师备禅师广录》各三卷,禅侣七百许人,其得法者首推罗汉桂琛。罗汉桂琛弟子有法眼文益,乃法眼宗创始人。因此也可以说,正是玄沙师备禅师承上启下,肇开法眼之端。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

☀素食
素食|吃热汤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北齐铜鎏金弥勒倚坐佛像
赏析|弘一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
赏析|元人罗汉图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阅读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故事
故事|慧眼观六道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视频
视频|好雪片片 不落别处
视频|斜阳竹树影萧萧
视频|夜夜长依慧火光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不寂静即扰乱,是烦恼的共相。掉举令心不静,即显掉举非唯不寂静,它的自性嚣动,由...

禅诗欣赏——花与人间事一同

禅诗欣赏——花与人间事一同

花与人间事一同【唐】龙牙居遁禅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早上看花开,一时缤纷,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红花凋谢了,美景不再,空...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我们很多人在学佛后都会有自己修行的法门,或诵经,或念佛,或参禅,或持咒。这些行持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十分困难,但经过一段切身实践就会发现,想要做到打成一片还是需要长时薰修。当我们非常专心于自己所修行的法...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居士问布袋和尚:“弟子愚鲁,如何得见佛性?”和尚便以此偈作答,十分巧妙。他的这种“即心是佛”的主张,正是禅宗顿...

历史|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四)

历史|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四)

清代佛教宗派,继承着明末的遗绪,仍以禅宗为最盛,净土次之,天台、华严,律宗、法相等又次之。清初禅宗,有临济的天童、磬山二系和曹洞的寿昌、云门二系相对峙。天童密云一系,以汉月法藏(1537—1635)、...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释义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