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福业除尊者(34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四十五尊至第三百五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肆拾捌尊

福业除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福业除尊者铜像


诗 偈


人生道路多坎坷,丈夫意气易消磨。

欲得心动意不动,全神修练罗汉果。


偈 解


人生道路坎坷崎岖,人的意志也很容易因此而被消磨,对诱惑的抵抗力也会日渐降低。如果想心神坚定,保持冷静,就应全心全意学佛行善。


此偈教导我们,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磨难,因此只有目标明确,意念坚定,懂得如何在磨砺中吸取智慧和经验,才能最终证得。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曲腿而坐,左手托下颌作思维状,右手结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肆拾捌尊福业除尊者,指能招感福利果报之善业。据《百论疏》卷上所说,福乃富饶之义,修行善业能招感人、天之乐果,故称为福业。



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载,福业有三,包括:(一)施福业,谓修行之人若遇贫穷者来乞时,须食与食、须衣与衣,乃至卧具、医药,随其所欲,皆悉施与。因施获福,称为施福业。(二)平等福业,谓修行之人能持戒律,不兴恶想,梵行端严,语言和雅,以平等慈悲爱护之心普覆一切有情,令得安隐。以平等心而能致福,称为平等福业。(三)思惟福业,修行之人以智慧观察,了知出要之法,远离世间尘缘杂想。以此思惟为出世善福之业,称为思惟福业。


另外,有施、戒、修三福业,即:(一)施类福业事(施性业),乃布施诸沙门、苦行者、乞者以饮食、衣服、卧具、房舍、医药、灯烛等物,或行身业之施、语业之施、意业之施,是为施类。(二)戒类福业事(戒性业),凡离害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妄语,离饮酒、放逸等,是为戒类。(三)修类福业事(修性业),慈悲喜舍四无量,是为修类。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住世间尊者(323)

灯导首尊者(324)

甘露法尊者(325)

自在王尊者(326)

须达那尊者(327)

超法雨尊者(328)

德妙法尊者(329)

士应真尊者(330)

坚固心尊者(331)

声响应尊者(332)

应赴供尊者(333)

尘劫空尊者(334)

光明灯尊者(335)

执宝炬尊者(336)

功德相尊者(337)

忍心生尊者(338)

阿氏多尊者(339)

白香象尊者(340)

识自生尊者(341)

赞叹愿尊者(342)

定拂罗尊者(343)

声引众尊者(344)

离净语尊者(345)

鸠舍尊尊者(346)

郁多罗尊者(347)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2月7日下午,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邵根松一行赴西湖风景名胜区调研宗教工作。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蕾,总工程师华茵及相关部门...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共相怨害——《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

新闻|“植物领先、健康吃素”食物论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新闻|“植物领先、健康吃素”食物论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8月18日上午,2022灵隐“植物领先、健康吃素”食物论坛在杭州灵隐寺华严阁三楼举办,来自社会各界的素食文化专家、学者和菜肴制作大厨齐聚一堂,从健康吃素、动物福利、生态环保、自然农法、素食推广等方面进...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前七苦有过去者,有未来者,有现临其境者;至第八五阴...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北宋绢本设色延寿命菩萨像高72公分 宽59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出土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本像描绘于近方形的平织粗绢布上。图左侧长方形黄色榜题墨书“南无延受(寿)命菩萨一心供养”,右侧长方形红色...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下)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下)

前文回顾: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上)二、对国难当头的焦虑,对丧权辱国的愤懑,对投降派的遣责。“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君主懦弱,群臣昏庸,几人是匡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