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第二位心所法,心所法的全称为心所有法,具足三种意义名为心所: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恒依心起:心若没有,心所决不能独立生起,要以心为依,才能生起作用。


与心相应:这里是将心所法与心法、色法等加以区别,比如心王虽恒与遍行心所相应,但心王不与心王相应,不名心所。又相应须具足时、依、缘、事之四平等义,由此色法等亦非心所。


系属于心:即简别心法虽具四义,与遍行心所相应,但不名心所;以心是主故,能独立自在,心所不自在,随从于心,以心为主,故名心所。


由此三义,简别心、色、不相应行等,不名心所。心法是主,为心所依,如王如领袖。心所依心,如臣如部属,助成心事,得名心所。约一聚心心所而言,心王起时,心所必起;心所起时,心王亦必起。缘境的时候,心王缘总相,心所缘总别相。


心所法总有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等六类,共五十一个。

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所,周遍行起于一切心,故得名遍行。即凡有心起时,无论是哪一个心王生起,这五个心所都与它相应俱起。


触:谓三和合,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


根境识三法,不相乖离,更互交涉,故是“三和合”。触依报等交涉的力量生起,同时亦给予根境识三种和合的力量。根等三法和合,就有了相顺生起一切心心所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三法未和合的时候是不会有的,由和合而有,所以三法体上变异的作用,触心所也领似了这种顺生心心所的变异作用,所以名为“分别变异”。


分别就是承领似有的意思,触心所既然领似了这种作用,所以能够令心心所触所缘境相。由此引生领纳所缘境的受心所,采取所缘形相的想心所等,所说受想思等所依为业。总起来说,和合一切心心所,依根缘境,不相离散,令同触境,即能的自性,为受等心所生起之依托,即是其作用。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这个心所,能够作动于意,故名作意。它能警觉策动逢缘应起的心心所,引导它们趣于自己的所缘境,这就是作意的体用。


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领是领取,纳是纳受,领受的境相,有于我们身心相顺益的适悦境,和违损身心逼迫境,及非适非逼的中庸境,由此有苦乐舍三受的差别。在这三种境上生起不同的爱欲,即对于顺境,未得起欣求欲,已得起不离欲;对违境,未得起不合欲,已得起乖离欲;于中庸境起不合不离欲,所以总说起爱为业。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取像印取所缘色等的青、非青、大、小等像状。施设就是安立,即由想取青非青等分齐界限的相状为因,安立为是青非青等名言果法。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思能取善恶等境相,由了解这善恶境为因,令心起邪正等的身语业行;即由思故驱役自心心所令造善等,倘若没有这思,心心所就决不能够造善恶等业。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素食
素食|本心
素食|中秋意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
阅读|山色

☀故事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视频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水陆画《罗刹众图》绢本 设色 规格:143.7x81.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无名款,旧题宋人画,对照克利夫兰博物馆藏明代罗刹众图,与此画风正同。诸天各持法器,随从骑乘护持,皆侧身向右,坐...

2023年杭州寺院年票办理指南

2023年杭州寺院年票办理指南

2023年寺院年票办理指南寺院年票  发售时间  2022年11月15日—2023年10月31日,上午8:30~下午16:30,除春节假期外其它节假日照常办理。2022年...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上)——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四)

历史|明代著名禅师(上)——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四)

明初各宗派中,禅宗盛行,而以临济为最,曹洞次之。元末禅僧继续传法于明初的,有楚石梵琦、梦堂昙噩、愚庵智及。明初知名的禅僧有季潭宗泐、恕中无愠、呆庵普庄、见心来复、斯道道衍、雪轩道成、南洲溥洽等。中叶以...

释教三字经|传弟子 南岳思 止观法 万世师

释教三字经|传弟子 南岳思 止观法 万世师

慧思大师,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严守戒律,每天读诵《法华》等经,数年之间便满千遍。又因阅读《妙胜定经》,开始修习禅观,后外出参访寻问禅法,常于林...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贫妇施豆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道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与众比丘。都城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里只能以乞讨活命。她听说国王正在为佛与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很是高兴。她也想为佛与比丘们做点贡献,可是家...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常听到有人说:佛教义理深邃,引人入胜,我也很想学习,但对于持戒始终心存疑虑,觉得戒律严重妨碍了我的自由……其实,戒律在凡夫眼里是种束缚,而在诸佛菩萨看来,恰恰是使众生获得真正自由的途径,所以名为解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