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妇女患眼痛(85)

妇女患眼痛

——《百喻经》



经文

昔有一女人,极患眼痛。有知识女人问言:“汝眼痛耶?”答言:“眼痛。”彼女复言:“有眼必痛。我虽未痛,并欲挑眼,恐其后痛。”旁人语言:“眼若在者,或痛不痛。眼若无者,终身长痛。”



释义

从前,有一个妇女,她患眼痛,疼痛难忍。一位自称有知识的女人问她道:“你的眼睛痛吗?”这个妇女回答说:“眼睛痛。”


那个女人又说:“有眼睛一定会痛的。我的眼睛虽然不痛,也想把眼睛挖去,害怕以后眼睛痛。”旁边人说:“眼睛如果在,也许有时痛有时不痛。眼睛如果没有了,会痛苦终身的。”



寓意

因噎废食是错误的。有人认为富贵就是衰败之本,因不要富贵的果报就不肯行布施,他们的愚笨,正同那女人为了痛而不要眼睛一样。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观作瓶(59)

见水底金影(60)

梵天弟子造物因(61)

病人食雉肉(62)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64)

五百欢喜丸(65)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66)

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共相怨害(68)

效其祖先急速食(69)

尝菴婆罗果(70)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71)

唵米决口(72)

诈言马死(73)

出家凡夫贪利养(74)

驼瓮俱失(75)

田夫思王女(76)

构驴乳(77)

与儿期早行(78)

为王负机(79)

倒灌(80)

为熊所啮(81)

比种田(82)

猕猴(83)

月蚀打狗(84)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通启|2022年国庆期间杭州灵隐寺对外开放时间

通启|2022年国庆期间杭州灵隐寺对外开放时间

因国庆节期间游客量增加,杭州灵隐寺于10月1日至7日寺院对外开放时间做如下调整:售票06:30检票06:30开门06:30停止售票18:00停止检票18:15清场18:30关门18:45往期回顾☀藏识...

禅诗欣赏——自有林中趣 谁惊岁去频

禅诗欣赏——自有林中趣 谁惊岁去频

新年【唐】无可法师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佛前燃灯,朝暮不熄,肉身渐长,年岁日高。我到隐士友人的紫阁中论道,尚未回归,青门(诗人...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绝句【宋】靓禅师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一夜豪雨,溪流一改往日之涓细,怒滔滚滚,摧堤冲岸,何其势不可挡。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一时得意也改变不了东流而去...

新闻|“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

新闻|“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

3月1日上午,“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在杭州灵隐寺开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袁荣祥,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浙江省台办主任庄跃成,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历史|明代佛教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九)

历史|明代佛教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九)

明代佛教教义的研究,以《楞严经》为最盛。现存明代研究《楞严》的著述,尚有数十种,著名者为真鉴《楞严正脉疏》十卷、德清《楞严通议》十卷、通润《楞严合辙》十卷、智旭《楞严文句》十卷及《玄义》二卷、钱谦益《...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前文回顾: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上)以上所述的是一般的善知识的相状,除此之外,世间还有稀有难得的大善知识。这样的大善知识更要随顺恭敬、拥护顶戴。第一种是有证圣的善知识,就是有真实修行证悟的境界,有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