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从根本上说,由有我执故心高举,于殊胜的功德法和有功德的人,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痛苦,所以说生苦为业。


不慢即善心所中惭一分摄,若崇重于他,即不起慢了。慢障不慢,亦即没有崇重贤善的惭心之故。


慢有七种差别,依于下中上三品及我处与德处五法上生起。七慢,即(1)慢、(2)过慢、(3)慢过慢、(4)我慢、(5)增上慢、(6)卑慢、(7)邪慢。

依下品及中品处,生起第一“慢”:于劣计己胜,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依中品及上品处,生起第二“过慢”:于等计己胜,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依上品处,生起第三“慢过慢”: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依于我蕴处,生起第四“我慢”: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我所,心高举为性。依辨胜德处,生起第五“增上慢”:于未得的增上殊胜所证之法,及虽得少分,于所未得,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增上殊胜所证法,指圣无漏果及三摩地等超过常人的法,未得谓得,而自矜倨。依上品处,生起第六“卑慢”:对于他多分殊胜功德,计自己仅少分下劣,如是心高举为性。依辨胜德处,生起第七“邪慢”:自己实在没有功德,妄计自己有功德,如是心高举为性。


第五“增上慢”与第七“邪慢”,都是于未得的功德处生起。这有什么差别呢?有三种差别:(一)增上慢于他相等功德或他殊胜功德生起,邪慢是于无功德处生起。(二)增上慢内外道皆起,邪慢唯外道起。(三)增上慢异生圣者皆起,邪慢唯异生起。


: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依《瑜伽》五十八卷,说疑有五相差别,即于他世作用(从此世往他世的作用)、因、果、四谛、三宝中,心怀犹豫。这里说诸谛,亦摄尽《瑜伽》所说的五相。因为谛是真实义,他世作用等皆是真实事理,即缘事缘理俱起疑惑。


由有疑故,令慧于事理不决,怀犹豫心,则善法不生,故论说障不疑及善品为业。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奴守门——《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第五位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作而有生、有灭,故名有为。真如等六种,寂寞冲虚,湛然常住,无生灭造作,故名无为。略有四义:(一)不生不灭,即简生住异灭四相。(二)无去无来,即简...

新春福慧|灵隐寺红包封面来了!将红包和祝福一起收入囊中

新春福慧|灵隐寺红包封面来了!将红包和祝福一起收入囊中

新年到~好运到~恰逢团圆,喜庆年年眼看春节将至,大家都在为“年味”作准备这其中最少不了的自然是祝福和红包!好看、好玩、有寓意的红包封面已经成为展示个性的年味特产喜迎兔年 阖家团圆今年杭州灵隐寺依循惯例...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 ✦✦ ✦✦ ✦✦ ✦我们生活在世间,工作中生活中,乃至日常的接人待物,时长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困难有大有小,小困难稍加努力便可解决,而对于比较大的挑战,往往...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禅诗欣赏——一钵千家饭 孤身万里游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这首诗歌表达了契此和尚(布袋和尚)旷达潇洒、逍遥自在,不为物役的洒脱自然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如果减少对物质的欲望,自己便会生活得...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赞师偈【宋】白云守端禅师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守端禅师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从此更不游方,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这首《赞师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