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从根本上说,由有我执故心高举,于殊胜的功德法和有功德的人,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痛苦,所以说生苦为业。


不慢即善心所中惭一分摄,若崇重于他,即不起慢了。慢障不慢,亦即没有崇重贤善的惭心之故。


慢有七种差别,依于下中上三品及我处与德处五法上生起。七慢,即(1)慢、(2)过慢、(3)慢过慢、(4)我慢、(5)增上慢、(6)卑慢、(7)邪慢。

依下品及中品处,生起第一“慢”:于劣计己胜,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依中品及上品处,生起第二“过慢”:于等计己胜,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依上品处,生起第三“慢过慢”: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依于我蕴处,生起第四“我慢”: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我所,心高举为性。依辨胜德处,生起第五“增上慢”:于未得的增上殊胜所证之法,及虽得少分,于所未得,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增上殊胜所证法,指圣无漏果及三摩地等超过常人的法,未得谓得,而自矜倨。依上品处,生起第六“卑慢”:对于他多分殊胜功德,计自己仅少分下劣,如是心高举为性。依辨胜德处,生起第七“邪慢”:自己实在没有功德,妄计自己有功德,如是心高举为性。


第五“增上慢”与第七“邪慢”,都是于未得的功德处生起。这有什么差别呢?有三种差别:(一)增上慢于他相等功德或他殊胜功德生起,邪慢是于无功德处生起。(二)增上慢内外道皆起,邪慢唯外道起。(三)增上慢异生圣者皆起,邪慢唯异生起。


: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


依《瑜伽》五十八卷,说疑有五相差别,即于他世作用(从此世往他世的作用)、因、果、四谛、三宝中,心怀犹豫。这里说诸谛,亦摄尽《瑜伽》所说的五相。因为谛是真实义,他世作用等皆是真实事理,即缘事缘理俱起疑惑。


由有疑故,令慧于事理不决,怀犹豫心,则善法不生,故论说障不疑及善品为业。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100件作品正式入选“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100件作品正式入选“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窟艺寻踪  朱晓明  摄影严格评选机制 严把程序环节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评审公示结束100件正式入选作品全网公布“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由浙...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世尊涅槃像2-3世纪 巴基斯坦或阿富汗贵霜王朝石雕规格:67×50×9.8 cm弗利尔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幅公元二至三世纪阿富汗贵霜王朝时期的大型浮雕的一个局部片段;表现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场景。石...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大慧禅师礼观音文,最有灵验,妙在行之密而且恒。若不密不恒,虽至圣亦何由无感辄应也。凡顶礼之法,静夜时,先于像前烧香供养,精持大悲神咒三五遍,以净坛。次合掌对像读赞观音文一遍。次至诚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

释教三字经|离文字 要亲证 有慧可 得心印

释教三字经|离文字 要亲证 有慧可 得心印

达摩祖师传来的修禅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全凭修禅的人用直觉的功夫,直下向心源探讨。不立就是离的意思。禅宗所以不立文字,是因为文字不论如何高妙,说理如何深刻,终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达摩祖师渡江...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5)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5)

廿五  松长老欣飞禅杖却说这净慈寺因失火,不见了长老,众僧往各处找寻,并无踪迹。济癫见了笑道:“你们这般和尚,真个都是呆子,我已说过,长老原从天台来,今日已归天台去了,怎么还寻得着他呢!”众...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唐太宗问奘三藏曰:朕欲树功德,何者为最?奘曰:法假人弘,唯度僧为最。太宗谓玄奘法师曰: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奈何?奘法师曰: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岂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