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德呈瑞|摄心系念 学诸三昧

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


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禅,名之为禅。




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为本条推文下方留言点赞数量最多的20位读者寄送灵隐寺2023癸卯“月德呈瑞”祈福年历(每人2张,共40张),为各位读者送上新年祝福!


活动说明:


1、希望参与活动的读者请下拉至本文末尾,点击“写留言”,在弹出窗口中填写您的留言内容,并按右上角的“提交”按钮,进行提交;


2、主题为“发愿2023”的留言才有可能获得精选,请您留言分享新的一年您的修行发愿,可以是日常功课,也可以是研习哪一部经典,或是念佛、参禅、诵经、持咒、布施、持戒等,让我们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3、由于微信公众号推文精选留言(即向其他读者展示的留言)数量不能超过100条,因此前100名被精选的留言作者才有机会通过点赞参与此次活动,还请大家理解;


4、评论点赞数量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1月12日16:00,届时我们将会以在本文留言区回复获奖留言的方式对结果进行公布,并与这二十条留言作者联系,沟通年历寄送事宜;


5、欢迎所有读者踊跃留言,但为了让更多的朋友收获来自灵隐寺的新年祝福,先前已经因留言点赞获赠年历的朋友将不再重复寄送年历;

6、欢迎大家持续关注【灵隐寺】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与我们分享您过去一年中所收获的幸福和对新年的期待!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素食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 在家熬粥吃吧
素食|无事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阅读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故事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视频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结业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结业

9月24日上午,由浙江省佛教协会和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省佛协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结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浙江省佛教协会秘书长金幸祥,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奥地利超级摄影巡...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在毗兰若村中,有位婆罗门,听说供养佛陀可得大福报,遂于夏安居时启请佛陀带领五百比丘入村居住,于三个月中接受他的四事供养。然而,在佛陀一行人到达之后,婆罗门却又反悔食言,不仅拒绝供养大众师,甚且避不见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缘各别的境相而得生起,故名别境。这五个心所,不像遍行五法周遍行于一切境起,只能对于各别的所乐(欲),决定(胜...

2022灵隐回眸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

2022灵隐回眸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杭州灵隐寺修改完善寺院内部规章制度,使其符合新修改《宪法》、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

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圣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寂灭果,即灭谛体相。灭谛体性就是断尽烦恼,绝诸戏论,究竟寂灭的涅槃。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六卷说:“此烦恼粗重永...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老虎转罗汉

离那哆婆哆寺不远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住一只母虎。后来这只母虎怀孕了,因为身子沉重,不能走很远的路去觅食。可是这片森林已经找不到什么食物了,所以这只母虎越来越瘦。等到它临盆的时候,它拼命挣扎着生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