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0)


二十  轮转回蛤蟆下火


却说济癫出了寺门,先同众小儿在西湖上采了一回莲,采了又到石岩桥,望石阳里走去。到了教场桥,只见这么多人在那里围着看,他也挤上去一看,原来是个癞蛤蟆落在尿缸里浸得膨胀死了。

济癫叹道:“苦恼子!苦恼子!这也是轮回一转!”叫人取个火来,寻些乱草:“我与你下火!”遂作颂道:

这个蛤蟆,浸得膨胀,在生猖狂,到死倔强。既已瞑目张牙,何不趺跏合掌?佛有大身小身,物得人相我相。一念净来,离诸众障。

咦!青草池边寻不见,分明夜月梨花上。


烧完了,只见半空中现出一个青衣童子来,叫道:“多谢师父慈悲,已得超升矣!”众人看得分明,尽皆喝彩。

济癫正待转身,忽背后一个和尚拖住道:“小僧是崇真寺里的僧人砧基便是,这里西溪安乐山永兴长老,屡欲与师父一见,再不能够;今日相遇,且到敝寺去盘桓几日!”济癫就随着砧基,到永兴寺来。

永兴寺长老大喜,忙请人入方丈,一面献茶,一面令侍者整治酒肴出来,三人共饮。



济癫遇了酒,就十分得意,竟吃了一夜。次日又叫人到清溪道院请了徐提点来相陪。

那徐提点又是吃酒道士,大家吃得十分有兴。过了两日又同砧基到崇真寺,玩了几天,吃酒做诗,不知不觉在永兴崇真二寺与清溪道院几处,就盘桓了四个月。

早已是初冬天气,身上觉得寒冷,济癫想到:“我出来已久,也应该回去看看长老。”遂别了砧基并徐提点二人,竟向石人岭来。



刚走到岭上,又撞见天竺的忏首,济癫问道:“师兄哪里来?”

忏首道:“不要说起!我庵里讲主昨夜被贼偷个精光,今着我到西溪街上郑先生家里问卜来。”

济癫道:“既是讲主被盗,我也该去看他一看。”二人遂同落了石人岭,迳至棘宁寺。

那讲主正在纳闷,见了济癫,忙施礼道:“为何久不来会?”

济癫道:“不然,今日也还不来,因知你失财烦恼,故特来宽慰。”



讲主道:“老僧挣了一世,一旦皆空,怎叫我不恼?”

济癫道:“出家人要财物何用?待他偷去,倒省得记挂,我今作一诗,替你发一笑,解解烦恼何如?”

讲主道:“你既有此美意,请今来与我听听。”

济癫随念道:

哑吃黄连苦自知,将丝就绪落人机,

低田缺水遭天旱,古墓安身着鬼迷。

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

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神龙面向西。


讲主听了笑道:“双关二意,倒说得有趣!我于今心中十分愁闷,你须在此暂停一两月,替我解笑方好。”

济癫道:“若有酒吃,便住一两年也不妨!”

讲主道:“别的都被偷去,惟酒尚在,只怕你吃不了!”

两人又大笑,不知济癫住下作何行状?且听下回分解。

待  续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

第五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第六回  远从师落发归宗

第七回  坐不通前真苦恼

第八回  悟得澈后假癫狂

第九回  有感通唱歌度世

第十回  无执着拂棋西归

第十一回  扫得开突然而去

第十二回  放不下依旧再来

第十三回  色迷情禅心愈定

第十四回  酒醉性大道偏醒

第十五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第十六回  化盐菜济公被逐

第十七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第十八回  喜发慈悲造藏殿

第十九回 显神通太后施钱

 



编辑|慧容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阅读|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二)

阅读|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二)

世梦古云:“处世若大梦。”①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②云“若”云“如”者,不得已而喻言之也。究极而言,则真梦也,非喻也。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自老而死,俄而③入一胞胎也,俄而出一胞胎也,俄...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第二位心所法,心所法的全称为心所有法,具足三种意义名为心所: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恒依心起:心若没有,心所决不能独立生起,要以心为依,才能生起作用。与心相应:这里...

百喻经故事——为恶贼所劫失㲲(97)

百喻经故事——为恶贼所劫失㲲(97)

为恶贼所劫失㲲——《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㲲,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其失㲲者,先于㲲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值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贼言:“...

百喻经故事——倒灌(80)

百喻经故事——倒灌(80)

倒灌——《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患下部病,医言:“当须倒灌乃可瘥耳。”便集灌具,欲以灌之。医未至顷,便取服之,腹胀欲死,不能自胜。医既来至。怪其所以,即便问之:“何故如是?”即答医言:“向时灌药,我取...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净土为清初以来佛教各宗的共同信仰。最致力弘扬者以行策、省庵、彻悟、瑞安、悟开、古昆、印光等为代表人物。行策(1628—1682)字截流,住常熟普仁院,创七日念佛法,著有《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为清...

防护|“乙类乙管”,防护指南请收好!

防护|“乙类乙管”,防护指南请收好!

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后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这份指南请收好↓↓↓来源:新华社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