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尽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前一章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离开四大而外,找不到一个实在的“我”,可以说人身其实是空、无我的。在这一章,佛陀再告诫我们,“名”也是假的,劝我们不要贪名。


世间的人为什么要贪名呢?随他情欲之心而起的执着。要贪图声名,但是声誉名望不容易得到,如此日日贪名,即便是凭借着努力,建立了一番功业,甚至是名满天下,受到大家的赞叹,往往也到了此身将殁的时间,却对自己的生死大事毫无把握。我们可以反躬自问,对于一个即将死去或者已经死去的人,徒有空名,又有什么用呢?


世间的声名,是平常的声名,而要去贪;佛道才是真实的,却不去学。世间的名很不容易贪到,要用一番功夫,就算贪到了,也是平常的声名,可是生命却已经耗尽了。如此为求声名,而奔波劳碌,劳累身形,实在是是冤枉的,得到虚名有何好处呢?所以应该学道。


为了进一步阐释以上所讲的道理,佛陀在这里还举了一个譬喻以帮助大家理解。一个求好名声的人,就好像我们烧香,等大家都闻到香味之时,这枝香已经燃成灰了,而危害之火,却还在后面。


学道之人,假如舍本逐末,只是贪图虚名,没有好好地尽自己的本分去修持,等到命终之时,必定要随业流转,如果堕入三恶道,必定要受大苦报。


佛教讲“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日无常到来,官爵、财宝、屋宅、田园、衣服、饮食乃至娇妻爱子,或是所追求的名闻,都是一点都带不去的。而人生所造,诸如贪瞋痴慢、五逆十恶恶业,或是戒定慧施、五戒十善善业,则紧紧跟随着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会明白当以精勤求学佛法,而不是追名逐利。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垢藏尊者(31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索无物——《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

招募|云林志工艺术团合唱组招募通告

招募|云林志工艺术团合唱组招募通告

云林志工艺术团合唱组招募通告招募通告合唱组简介杭州云林志工艺术团成立于2017年8月,是由杭州灵隐寺志工组成的一支纯公益性文艺团队,成员都是经过选拔具有艺术特长、爱好文艺表演、自愿发心的志工。艺术团秉...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四)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四)

斋素富贵人不能斋素,其故有二:一者耽刍豢①之悦口,二者虑藜藿②之损身。不知肉食蔬食,体之肥瘠或因之,而寿夭不与也。且鹿之寿最永于诸兽,而所食者草耳。虎食肉,而寿之长短于鹿,何如也?鹿不肉而寿,人何独不...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

2月15日,杭州灵隐寺举办“之江问道·加强佛教中国化学习”专题讲座,邀请杭州市民宗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吴修璋作题为《做学习贯彻宗教政策法规的带头人》主题讲座,灵隐寺全体法师到场聆听。吴修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月德呈瑞|照破无明 成就佛道

般若,秦言智慧。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名为智慧。智慧有三种,一者声闻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三种智慧,故名为般若。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