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唐代 8世纪末—9世纪初
绢本设色
高57.0厘米 宽18.5厘米


这幅绘在淡雅的黄色绢面的画是敦煌绘画中最精美的作品之一。尽管尺幅很小,却具备了一些早期的大型作品的共同特征,相当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作品。



这个题材在敦煌千佛洞壁画中盛行,特别是在吐蕃占领时期(781—847)及以后。发现该绘画的时候,尽管作为一个完整的幡所需的幡头及其他附属物等已经遗失。它也许原来就是单独悬挂的,也有可能是和文殊菩萨的幡配对挂在一起,唐代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联系密切,也经常出现在一个幡上。



普贤菩萨悠闲地乘坐在他的坐骑六牙象上,两手结与愿印。菩萨面向正前方,而大象身向右方,头向左盼。大象的一只前足从盛开的白莲上抬起,其余则各自牢牢地踏在鲜红的莲花上。尽管构图是静止的,但此绘画中随处可见表现动感的暗示或愿望,这使纵长狭窄的画面结构具有空间感。这可与诸如图23,年代864年,第2卷图13、14等图中,从画面的两端向中央强烈运动的表现形式相对比。众多眷属伴随文殊和普贤行进,他们的行动卷起微风,诸尊头上的华盖在风中向后飘扬。


我们看一下其他细节,也可以发现画家在构图中为增加生活气息所采用的精妙手法。例如普贤菩萨的面部文静,面部边缘的黑髮结成小串妆到鬓角处,形成浅凹,使人感觉下边的脸颊鼓了出来。另外,红色的唇以薄墨做轮廓线,闭著的唇界线拉著很长的浓墨,线两头稍呈圆形往上轻轻翘起,以示微笑。唇两端的柔和的圆线,到9世纪末以后,逐渐被省略。两肩以及爲了突出深度而略显短的手腕背后,黑发呈蕨爪状垂下。细长的白色装饰带从颈部垂到膝间,随着身体和衣着的曲线弯曲,没有陷于后来所见的诸像天衣那样左右对称的死板模式。


现在虽然有所褪色,但从目前保留的情况可以推测当初它是一件非常华丽的作品。普贤乘坐的莲花座花瓣原来是用青色赋彩的,菩萨的外衣采用偏紫的红色来渲染,与内衣明亮的红色形成强烈对比。大象是白色上加粉红的肤色,使其显得温和,极有肉感。大象带着黄边的黑褐色的华丽皮製挽具。此绘画原与其他幡画一样,周围曾有边框,现仅两边残存有黑褐色边框以及底边的一根菱形带。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观照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开示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生机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图文来源网络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教化众生的时候,有一次,阿难尊者在法会中站起身来,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当初您在鹿野苑中初转法轮的时候,首先为五比丘说四圣谛的妙法使他们成为阿罗汉。五位比丘在过去生中和佛陀...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六祖惠能大师写下“菩提本无树”偈颂后,五祖为了保护他,一边淡淡地说了一句“亦未见性”,一边却潜往碓坊,以杖击碓三下来暗示六祖。六祖领会了五祖之意,便于当夜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为他解说《金刚经》。...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可以除谤法障,得慈善根。佛有三身:一法身,乃中道之理体,无生亦无灭。二报身,乃因行功德圆满享受法乐之身,有始无终。以上二种佛身,均不须请求住世,而自然住世。三应化身,...

禅诗欣赏——残阳过远水 落叶满疏钟

禅诗欣赏——残阳过远水 落叶满疏钟

题万道人禅房【唐】张祜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相传达摩祖师曾经到达金陵,与梁武帝对答问佛,却未能意气相投,于是渡过长江来到洛阳,...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尺寸:71 cm罗汉是佛教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形象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僧人特点,以印度僧人形象为多,无肉髻,身披袈裟或大领僧衣。相貌不一,手法或夸张或写实,神韵生动。此尊罗汉木雕而成,...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华严不如艮卦①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此说高明者自知其谬,庸劣者遂信不疑。开邪见②门,塞圆乘③路,言不可不慎也。假令说读一部易经,不如看一艮卦,然且不可,况佛法耶!况佛法之华严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