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吹将草木作天香


山光寺

【宋】昙秀法师

扁舟乘兴到山光,

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

吹将草木作天香。


这是一首意气风发的山水禅意诗。诗作借盛赞扬州山光寺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禅悦之境。《东坡题跋》云:“予在广陵,与晁补之、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


首句的“乘兴”将诗人的意兴点题,点明一个出尘脱俗的衲子视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法身化现。古寺临流,显得何等古朴雅致,气象万千,只有用“胜气藏”三字方可包容。不仅扁舟、古寺、清流饱藏胜气,就连南风也通晓禅意,吹得江南春至,花木飘香,显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交织出一帙物我同春的浑然一如的天香图卷。


在禅者眼中,世间一切皆是自性所起妙用,山川草木皆能宣说妙法,苍茫人间好修菩提大道。世人若想活出个潇洒自在,除了努力奋斗改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锻炼出一颗宽厚包容,宁静平和的心。心平意和万物美,草木迎风即天香。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观照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素食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阅读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故事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视频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1)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1)

十一、扫得开突然而去却说那首座对着济癫说道:“济师兄,这些衣钵,原是老师父传与你的。你若收去,就不必说;若是不要,还是存在常住里公用,还是派匀了分与众僧?”济癫道:“我却要他何用?常住自有,何消又存?...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七月十九  净土三祖承远大师往生纪念日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01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承远大师(712—802),四川绵竹县人。起初学道...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六祖惠能大师写下“菩提本无树”偈颂后,五祖为了保护他,一边淡淡地说了一句“亦未见性”,一边却潜往碓坊,以杖击碓三下来暗示六祖。六祖领会了五祖之意,便于当夜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为他解说《金刚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十六观经》说∶“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由于此三尊代表西方极乐世界之本尊,故通常...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