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冬月初六 药山禅师圆寂纪念日

南宋 马公显 药山李翱问答图
绢本,水墨浅设色,25.9×48.5公分
日本京都南禅寺藏

马公显为南宋四家马远的伯父,马远家族世代以画佛家传,至马远马麟始以山水闻名。本图为马公显传世孤本,主要是描写唐代的药山禅师与朗州刺史李翱“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宗对话故事。

李翱,字习之,唐河北赵郡人,韩愈门人,亦为愈之姪婿。不为师之思想所拘,以客观採取佛学之精华。为朗州刺史时,访药山禅师,禅师于松下阅经,不理睬。李曰:“见面不如闻名。”禅师曰:“何得贵耳贱目?”李问:“如何是道?”禅师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闻之,茅塞顿开,呈偈曰:“练得身体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吾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图上看到药山禅师石桌上放置经函与瓶梅,梅枝到挂,颇有禅意。图右下角有“马公显”三字款。


《药山李翱问答图》又名《李翱参药山图》。这是一幅典型南宋画院风格的佛画,其构图简洁,意境完整,主体鲜明,笔触大胆泼辣,水墨发挥的更加充分,将一场充满哲理严谨的问答情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在栅栏围起来的禅院里,以两棵古松为背景,松下一位老僧坐在具有江南特色的竹椅上,身前是板状腿的石桌,上有花瓶、茶盏、砚台和两函经书,对面是身着官服打拱作揖的李翱,惟俨禅师手指上方,仿佛在说:“云在青天”,一问一答相对成趣。

马公显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寺之一角,画面留出大片空白以突出对话,以表示烟云深远的青天和空旷高远的气氛,似虚而实,虚中有实。曹昭曾评价其侄马远:“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


马公显以淡墨写苍松树干,浓墨点苔,细写松针,枝干劲挺,虬劲蟠曲,人物清脱俊逸,气韵生动,韵味绵绵,意趣难尽。马公显与父亲马兴祖同为宋朝绍兴时期的皇家画院待诏,赐佩金带。人物、山水、花鸟画皆承家法。他的《药山李翱问答图》充分表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他存世的代表作。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佛是崇拜偶像吗——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上)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素食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

☀视频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视频|秋夜步月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2022年8月5日上午,“之江问道”——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第一讲在杭州佛学院开讲,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作了“从《金刚经》中读懂崇俭戒奢的意义”的主题讲座。▲讲座现场浙江省民宗...

历史|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

历史|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

元代的佛教艺术有好些特色,特别是由于帕思巴等弘传西藏地区流行的密教,使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起了一大变化。尼泊尔著名的佛像工艺家阿尼哥擅长画塑及范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帝师帕思巴在西藏地区建黄...

素食|离贪嫉

素食|离贪嫉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晚晴集》本日食单青椒炒藕丁豆腐芦笋炒素麻酱魔芋丝-青椒炒藕丁-材 料青椒1块、藕1根、生抽1汤匙、植物油、盐适量做 法1、...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展转获胜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第十...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唐神龙元年(705)石灰岩 通高82.3公分芝加哥艺术研究所藏佛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脚分踏于升起二莲花上。高肉髻,髪作漩涡纹,脸形方圆,眉眼细长,颈刻三道纹,体型壮硕。外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