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


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矣;不贪五欲,烦恼降矣;不恋虚名,体面可放下矣;知古董之不可携去,则不越分以求之,纵先有者,亦可舍之以作福矣。


苟能离我我所、见执烦恼,则视缁素灵蠢无一非未来佛。既所见无非未来佛,则凡可以供养恭敬未来佛者,无弗为也;凡可以损恼忤触未来佛者,无弗止也。如此而福不增,寿不永,蕅益舌当堕落。傥不能一切时念未来佛,则不能一切时积集福慧。福慧不积,虽侥幸活至百年,亦终与草木同腐而已。


——《灵峰宗论卷二·示灵奕》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弘一法师:改习惯
开示|沩山灵祐禅师: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素食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分享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赏析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阅读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故事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被遗弃的弟弟
故事|求福的人

☀视频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唵米决口——《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一往生极乐是逃避业债吗?有人了解了佛教因果的道理,再根据念佛法门发愿往生的趣向,提出一个问题:娑婆众生业障深重,念佛往生便能一走了之,无需偿还业债,岂非违背因果规律?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不真正明白...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临终偈【宋】王随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这是北宋时宰相王随的临终偈语,他谒首山省念禅师而开悟,这首偈语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对世人来说,生死无疑是件大事。可是“无常迅速”,生...

素食|补嘴空

素食|补嘴空

立冬的大地,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在寒冷的天气里,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运动方面,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锻炼,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摩他为业。不寂静即扰乱,是烦恼的共相。掉举令心不静,即显掉举非唯不寂静,它的自性嚣动,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