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上)


宋代中兴南山律宗的灵芝元照律师在佛教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大力弘扬戒法、深入研究律学的同时,他对弘扬净土法门也同样不遗余力,并亲自注解净土经典,留下了《观无量寿佛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等重要著作。他常对人说“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足见他对净土法门的高度重视和往生西方的坚定信念。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元照律师在初出家时对于净土一法并不十分好乐,甚至有所轻谤。从轻谤净土到专志西方,究竟是什么事情让他发生了这种转变呢?


元照律师曾有一篇《净业礼忏仪序》,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一转变的心路历程。今日适逢农历九月初一,元照律师圆寂纪念日,让我们跟随着他的叙述,澄清自己心中对净土法门的困惑,树立起念佛往生的坚固愿心。


元照自下坛来,便知学律。但禀性庸薄,为行不肖。后遇天台神悟法师,苦口提诲,始知改迹,遂乃深求祖教,博究佛乘。而于佛祖微言,薄有所领。窃自思曰:初心晚学,宁无夙善。但不遇良导,作恶无耻,虚丧一生,受苦长劫。于是发大誓愿,常生娑婆五浊恶世,通达佛理,作大导师,提诱群生,令入佛道。


这段文字中,元照律师详细介绍了自己受戒后发心学律和深入教典的经过。一句“于佛祖微言,薄有所领”,虽是谦辞,也可以看出大师在精研教、律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深有领会。


但元照律师并不得少为足,而是由己及人,联想到末法众生不能得到正法引导、徒然造业受苦的苦楚:后辈初发心的学人们并非没有宿世善根,但如果没遇到好的导师,就只是无知造恶,虚度一生,长劫受苦。想到这里,元照律师慈悲之心愈发强烈,遂发大誓愿云:愿我常生在娑婆世界,通达佛理,做大导师,提携引领众生使之入于佛道。换言之,大师“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无意往生他方净土,而是要生生世世在此五浊恶世引导众生学习佛法,这种大乘菩萨道精神着实令人感佩。


复见高僧传慧布法师云:方土虽净,非吾所愿,若使十二劫莲华中受乐,何如三途极苦处救众生也。由是坚持所见,历涉岁年。于净土门,略无归向。见修净业,复生轻谤。


后来大师又在阅读《高僧传》时看到慧布法师的一段话:西方刹土虽然清净,但不是我的所愿,假使十二劫中在莲花里受诸妙乐,哪里比得上在三途极苦处救度众生呢?于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见解,经历很多年岁,对于净土法门没有一点归向之心,甚至见到别人修净业,还会生起轻视诽谤之心。


客观地说,如果元照律师只是自己发愿长留娑婆度化众生,这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随喜赞叹而又感恩戴德的。正是这些“五浊恶世誓先入”的菩萨、祖师们生生世世的努力,我们这些业深障重的末法众生才有幸得闻佛法,才有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生命的希望。但他对净土法门的轻视甚至诽谤,却又大不应该,这在后文中他自己也有深刻反思。


后遭重病,色力痿羸,神识迷茫,莫知趣向。既而病差,顿觉前非。悲泣感伤,深自克责:志虽洪大,力未堪任。仍览天台十疑论,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又引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


灵芝元照律师对净土法门态度上的转变源于一场大病,他自述道:后来我遭遇一场重病,色身虚弱,精神萎靡,神志不清,茫然不知将来的归向。尽管没过多久,元照律师便痊愈了,但经此一病,他顿觉以往的过错,悲泣感伤,深切自责,发现了自己过去所发大愿存在的问题:虽有宏大志愿,却不具备在五浊恶世度化众生、实现大愿的能力。


与此同时,元照律师又阅读了天台智者大师所造的《净土十疑论》,里面讲到初发心的菩萨在没有得到无生法忍前,必须常常不离开佛。《净土十疑论》又引《大智度论》说:一个具有烦恼、被业力缠缚的凡夫,说自己有大悲心,要生在浊恶之世救度苦难众生,无有是处。这道理就像婴儿不能离开母亲,弱鸟只能在枝头附近活动一样。元照律师将这番论述对照自己大病前后的状态,感觉的确如此,于是开始了对净土法门的深研和专修。那么元照律师如何修学净土法门呢?他又是怎样处理往生西方和度化众生之间关系的呢?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素食
素食|本心
素食|中秋意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故事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视频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五位唯识

常识|五位百法:五位唯识

既然五位百法都无人法二种我性,为何现见世间有诸有情,人畜等之形状宛然当眼?而五蕴法体,事相显然,色可见,声可闻,乃至识能分别了知,体性作用,一一显然存在。若全皆虚假,诸如人法相状作用等,都不应该存有,...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唐·戴叔伦《小雪》立冬后的天气,原还有些冷暖不定小雪一到,阳光便收起最后的温暖人们也裹上了厚实的冬衣此时北方多地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但都...

新闻|杭州市佛教协会召开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10日,杭州市佛教协会七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邀请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宣讲二十大精神,市佛协七届理事会全体常务理事参加学习,会议由市佛协会长...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佛陀说,要修学佛道的人...

通告|杭州灵隐寺2022年冬季作息时间调整

通告|杭州灵隐寺2022年冬季作息时间调整

杭州灵隐寺2022年冬季作息时间2022年10月16日起杭州灵隐寺冬季作息时间调整如下:作息时间开门7:30午斋11:00-11:30药石17:00-17:30停止售票17:30停止检票17:45清场...

华严法会|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华严法会|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十大愿即“普皆回向”,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目的地,谓之回向。所期之目的有三处:第一回向菩提,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于佛果菩提,是谓回因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