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世尊涅槃像

2-3世纪 巴基斯坦或阿富汗贵霜王朝石雕

规格:67×50×9.8 cm

弗利尔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幅公元二至三世纪阿富汗贵霜王朝时期的大型浮雕的一个局部片段;表现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场景。石雕左侧的阔叶树枝表意娑罗双树。主尊佛祖以吉祥卧安住在娑罗双树间,面容圆润饱满,神态宁静安详。弟子们围绕在佛陀周围或坐或立,神态虔诚悲戚,神态各异,整尊造像雕刻精美细腻、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逼真,精准再现了佛陀涅槃时弟子们悲痛欲绝的场面。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百法无我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二十四节气|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江南枝头上斑斓的叶子尚未落尽北方的初雪也还没有降临树上的累累硕果仍旧令人垂涎欲滴尽管对金秋有着那么多的不舍壬寅年还是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个季节——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而...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前文回顾: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观:梵语毗婆舍那,即是用真智去体察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能够正确如实地了解,免去妄加忖度的过失,就叫做观。众生:或译为有情,有多种解释:(...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师讳演音,字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甚多),浙江平湖李氏子。初名广侯,一名息,字叔同。清光绪庚辰(一八八六)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父筱楼公,以进士官吏部,晚耽禅悦,乡党称善人。师幼而颖异,娴大悲、往生陀罗...

新闻|“眉目孤山 抱朴怀古”——云林文化走读“西湖梦寻”专场活动

新闻|“眉目孤山 抱朴怀古”——云林文化走读“西湖梦寻”专场活动

湖中孤山,有“西湖之眉目”的美称。张岱在《西湖梦寻》“西湖中路” 篇章中,对孤山各处着墨颇多。11月13日,云林书院与西湖文化特使协会合作推出的“眉目孤山”走读活动,在小雨微凉的天气中如期举行。明行读...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视频|云林志工国庆欢喜报四恩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要知恩报恩,在世出世间中有四种恩德,需要所有众生皆去报答。这种四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30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30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