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心无轻疏世间高龄皆父母

年老不孤天下晚辈尽儿孙


中国历来重视敬老孝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孝亲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作为佛弟子,不仅要孝养亲生的父母,而且视一切众生曾为过去父母,将来诸佛。




正处三伏酷暑天,顶着40℃的高温炙烤,怀着佛教慈悲济世、关爱孤寡老人的一颗善心,近期云林志工与云林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杭州十五家园,给社区的孤寡老人送去礼物与慰问。



一早云林志工们穿上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红色背心,搬运慰问礼物上车。第一站我们来到了87岁的李奶奶家。满头的银发和深深的皱纹虽然刻着岁月的痕迹,但李奶奶声音洪亮,热情地邀请志工进屋聊家常。屋子虽小但整洁明亮,充满了欢声笑语。李奶奶拉着我的手,笑着说:“你们的手好暖,我的手都是凉凉的……”听得我分外心疼,我摸摸了她的手,苍白而又冰凉,于是从那时起直至我们依依不舍告别离开,我便再没有放开她的手。



持续高温天气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巨大考验,这次关爱社区孤寡老人的慰问活动中,基金会精心准备了绿豆、银耳、花露水等夏季清凉慰问品。志工们还特别叮嘱老人们高温天气里要注意防暑降温,注意用电安全,做好防暑措施。



志愿者们亲切的关怀与问候,让老人们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了丝丝清凉。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了在物资上的帮助以外,精神上的关爱更是一项长久持续的工作。杭州灵隐寺本着感恩回馈的慈悲愿行,关心了孤寡老人的身心需求,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前期,都会安排敬老慰问,祝愿这些老人们身体安康,长寿吉祥。



后面走访慰问的老人,无论第二站、第三站还是到第五站张奶奶、郭奶奶、寿爷爷等老人们,他们乐观和温暖的笑容,感染了身边所有人,犹如夏日里清凉的风。



这次的送清凉慰问活动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感恩”的内涵,感恩国家之恩,我们生于一个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时代,在政府与社会的关怀支持下,这些孤寡老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感恩三宝恩,能让我们学习佛法,亲近三宝,能参与到这样的慈善活动中来,能有福田培植福报;感恩父母恩,养育、教育我们成长;感恩众生恩,佛教讲“一切众生无始来,互为眷属六亲”,我们的社会环境,离不开众生的互依互存。希望通过这些慈善活动,能号召更多的善信发心,把善念、善行汇聚在一起,把敬老爱老的美德发扬光大,心怀感恩,回报社会。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学处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观照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素食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阅读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故事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撰文|杜华芳(周二精进组)

摄影|慧念  一叶

视频|雨浓

美编|慧容

编|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释教三字经|传心印 为禅宗 佛拈花 迦叶通

禅,全称禅那,译作思惟修,新译静虑,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

防护|年前返乡,这些防护要点你得知道

防护|年前返乡,这些防护要点你得知道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前文回顾: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宋代的诗歌仍然继续着唐代的繁盛,并且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诗歌的另一种形式——词,也脱颖而出,达到了它在历史发展的最高潮,从而在中国文学史...

防护|提醒!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防护|提醒!脆弱人群感染新冠,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新闻|浙江省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11月2日,浙江省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在杭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建设。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出席会议并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省佛教协会会长光泉...

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奴守门——《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