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佛教的各大寺院都会举办盂兰盆会,主旨在于超度历代宗亲,供养僧众。那么,盂兰盆节供僧的功德都有哪些呢?


《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目犍连尊者在修行有成后,想要让父母也能离苦得乐,以神力观察,却发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目犍连尊者取来一钵饭递给母亲,然而她却因为以往贪婪吝啬的恶习,饭没入口就已变成火炭。


尊者别无他法,只能寻求佛陀帮助。佛陀让他在农历七月十五用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因为这天适逢僧众结夏安居圆满,如法自恣,诸佛欢喜。于此佛欢喜日供佛斋僧,藉由十方僧众的清净功德,不仅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也能脱离恶道。目犍连尊者依教奉行,他的母亲当天便得脱离饿鬼之苦。



《佛说盂兰盆经》中,目犍连又问佛陀,如果未来世中,有佛弟子欲行孝顺,是否也可以奉行盂兰盆供,救度现在的父母乃至七世的父母,佛陀答说:“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盂兰盆经》中,佛陀告诉与会大众,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其实,除了盂兰盆节供佛斋僧具有孝亲报恩,解一切众生之倒悬,度脱无始以来的有情,令其得以福资增长、善根增长、法缘增长,乃至成就菩提的功德。我们平日供佛及僧,也是具有无量功德的。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清净的供养,能令行者当下远离烦恼、得清净心,也因此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善缘,功德无量无边。《增一阿含经》卷一云: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预计。


除此之外,多部佛经里都有关于施僧功德的记载,《俱舍论》云:“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若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


《佛说布施经》云: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


僧宝是一切世间供养、布施,修福的无上福田。供僧就是一种清净的供养,让众生当下远离烦恼,除心束缚,得清净心。发心设斋供众成就道场,不仅能广结善缘、减轻业障,长养布施喜舍之心,更为当来深植出世的菩提善因。


出家众仰仗修行,进德修业,在家信众以供僧功德,福慧增长。也由于信徒布施道粮,供养有道、有学的出家人,让他们没有物资的缺乏,而能积极弘法利生,将佛法遍布世间,居士于此因缘供僧,可谓护法护教的菩萨行。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的总相差别

☀素食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分享
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映日莲开白玉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2022灵隐回眸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2022灵隐回眸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2022灵隐回眸: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从严治教,清净道风,是佛教传承的根本保证。2022年,杭州灵隐寺结合本寺实际,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筑各项工作实施的制度基础;...

历史|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二)

历史|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二)

明初以来,僧道度牒是免费发给的。但考试限制很严,私度因而激增。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

历史|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四)

历史|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四)

元代没有大规模举行官刻藏经的事,这是因为大都(今北京)弘法寺原来已有金代刻成的大藏经版,世祖至元中曾重加校订,成为元代的弘法寺大藏(当时有《弘法入藏录》,今已佚)。至元二十二至二十四年间,更召集汉藏大...

防疫|做好个人防护,这8个小贴士请收好

防疫|做好个人防护,这8个小贴士请收好

来源:人民日报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日久心弥安

俗语有云“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天气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首先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方面,调养宜平补...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