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贫人作鸳鸯鸣(47)

贫人作鸳鸯鸣

——《百喻经》



经文

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以为鬘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鸯鸣,偷优钵罗华。时守池者而作是问:“池中者谁?”而此贫人失口答言:“我是鸳鸯。”守池者捉得,将诣王所。而于道中复更和声作鸳鸯鸣。守池者言:“尔先不作,今作何益?”



释义

从前,某一国家,逢到国庆节,所有的妇女都用一种高贵的青莲花来戴在头发上作为装饰。


有一个贫人,他的妻子对他说:“你如果能拿青莲花来给我戴,我仍旧做你的妻子,要是办不到,我就要离开你。”


贫人听了心里很急,但他有一种技能,会装鸳鸯叫,当时他想:“国王的御池里,不是有许多青莲花么?我去偷些来,如果被发现,就扮鸳鸯叫好了。”


于是,他就到国王的御池去偷青莲花。当他正要动手时,守池人听到了动静就问:“池里是谁?”贫人失声说:“我是鸳鸯。”守池人听得是人的声音,就把他捉住。


在解送的路上,这个贫人却扮起了鸳鸯叫,声音像极了,这时,守池的人说:“你刚才不叫,现在叫还有什么用呢?”



寓意

凡要做善事应该适时地做、及时地做。有些人终身做恶,从不反省。到命终时,才要想改过修善,但为时已晚,只能随业去受报了。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标签: 灵隐寺
阅读剩余的62%

相关文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推我本空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推我本空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四大:四大原本是佛教的元素说,是说一切物质即色法,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即:(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二)...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赞师偈【宋】白云守端禅师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守端禅师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从此更不游方,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这首《赞师偈...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心无轻疏世间高龄皆父母年老不孤天下晚辈尽儿孙中国历来重视敬老孝亲,“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孝亲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作为佛弟子,不仅要孝养亲生的父母,而且视一切众生曾为过去父母,将...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水陆画《罗刹众图》绢本 设色 规格:143.7x81.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无名款,旧题宋人画,对照克利夫兰博物馆藏明代罗刹众图,与此画风正同。诸天各持法器,随从骑乘护持,皆侧身向右,坐...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纪念弘一法师示寂八十周年

师讳演音,字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甚多),浙江平湖李氏子。初名广侯,一名息,字叔同。清光绪庚辰(一八八六)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父筱楼公,以进士官吏部,晚耽禅悦,乡党称善人。师幼而颖异,娴大悲、往生陀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