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临终偈

【宋】王随

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

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


这是北宋时宰相王随的临终偈语,他谒首山省念禅师而开悟,这首偈语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


对世人来说,生死无疑是件大事。可是“无常迅速”,生命总是匆匆地流逝,谁能永远把它留住呢?所以王随居士说,我人生的画堂明灯在弹指一挥间已经燃尽了。不过,生死本是寻常事,就像春风吹扫残雪一般,冬雪被温暖的春风吹化,迎来了百花争艳的美好,但是百花终究会谢落,世间一切只是因缘生灭,不足以欢喜悲伤。


历来祖师大德修行刻苦,生活平常,来去都潇洒自如。我们凡夫众生也应当时常考虑到临终之事,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不要再为眼前些微琐事耗费心神。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 为何还要请佛说法呢
学处|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印光大师:一生成佛之归宗结顶究竟实义,在于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的总相差别

☀素食
素食|消暑气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分享
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观音作品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尸毗王代鸽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视频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禅诗欣赏——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这是一首访友记游诗,非但无访友未遇之失望惆怅,反而获得了畅然的禅悦。一路幽...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唐代 8世纪末—9世纪初绢本设色高57.0厘米 宽18.5厘米这幅绘在淡雅的黄色绢面的画是敦煌绘画中最精美的作品之一。尽管尺幅很小,却具备了一些早期的大型作品的共同特征,相当于8世纪末至9世纪初的作品...

恭迎|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恭迎|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早在太子初生之时,阿私陀仙人就曾预言:太子若在家则为转轮圣王,若出家修行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随着太子日渐成长,父亲净饭王心...

新闻|杭州灵隐寺监斋菩萨圣诞送灶

新闻|杭州灵隐寺监斋菩萨圣诞送灶

1月14日,壬寅年农历腊月廿三,适逢监斋菩萨圣诞。傍晚18:15,杭州灵隐寺两序僧众云集十方苑,讽诵经咒,同声礼赞监斋菩萨。愿以此祝圣送灶功德,回向风雨以时  灾疠不起兵戈无用  ...

禅诗欣赏——宽却肚皮常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禅诗欣赏——宽却肚皮常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常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布袋和尚一次外出化缘,有居士问他:“和尚何姓?...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大慧禅师礼观音文,最有灵验,妙在行之密而且恒。若不密不恒,虽至圣亦何由无感辄应也。凡顶礼之法,静夜时,先于像前烧香供养,精持大悲神咒三五遍,以净坛。次合掌对像读赞观音文一遍。次至诚顶礼千手千眼大慈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