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欲食半饼(44)

欲食半饼

——《百喻经》



经文

譬如有人,固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释义

有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来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


他心中很懊恼,用手打嘴巴说:“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可以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寓意

勤苦修学经过多时,才有贯通悟证的一天。不经多时的勤修,但羡一旦的悟证,正同那吃饼人的痴想一样是不可能的。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释教三字经|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东汉孝明帝永平三年,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有一个金人,颈项有一圈圆光,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很自在地飞来飞去。第二天早上,孝明帝就召集文武百官询问此梦。当时朝廷...

新闻|2022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新闻|2022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12月7日上午,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2022年度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副主任长顺...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一个圣人都没有遭受过的辱骂。佛陀,这位伟大的圣者,对于那些对自己恶毒的辱骂者,不但毫无恨意,反而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好兄弟,施予无限的...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经,梵语修多罗,翻为契经,契理、契机的意思。所谓“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故名契经。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契理指佛经的道理,是永远契合于真理,不会...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赞叹愿尊者(34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赞叹愿尊者(34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30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禅定果尊者(30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