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③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六、忍色忍欲难:


众生沉迷于五欲所带来的短暂欲乐,全然忘却生死的危险和种种诸苦,如《大智度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想要抑制和控制对于五欲的追求是很困难的。


五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法:一者财欲,财即世间一切之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者色欲,色即世间之青、黄、赤、白及男女等色,人以色悦情适意,故贪求恋着,不能出离三界。三者名欲,名即世间之声名,人由声名而能显亲荣己,故贪求乐着而不知止息。四者饮食欲,饮食即世间之肴膳众味,人必藉饮食以资身活命,故贪求恋着而无厌。五者睡眠欲,谓人不知时节,怠惰放纵,乐着睡眠而无厌。


我们对五欲贪得无厌,尽量地追求,尽量地满足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想尽了方法,不择手段地做了种种事情,结果财色名食睡让我们堕落了,堕到地狱里面去。我们每一个人每天从早到晚,都是在五欲中打滚,如果不能断除五欲,我们就不能超出欲界。因此,释迦牟尼佛说,忍色忍欲,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当以智导情,运用佛法,以正知正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以布施来对治物质的欲望,以持戒来对治爱色的心。


七、见好不求难:


看到非常珍贵,很美丽的东西,而不想拥有,也是很不容易的。比如珠宝、钻石,玉环,这些都是大家喜欢的,也有人喜欢搜集古董书画,看到了这些东西,心中难免不产生渴求,想占为己有。见到好的东西,珍奇的玩意儿,能够无动于衷,不希求,不起贪心,也是不容易呀。


我们总是喜欢追求,没有的东西,想尽千方百计,要把它追求到手;拥有了,又怕它失掉,整个心也随着它而烦恼丛生。假如对这些物质,能够看得破,不为它所动,到了无所求的时候,品格、气质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能够不为物质所束缚。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随缘,不必羡慕人家有什么东西,也不必跟随着人家要拥有什么东西,这样才不会生起贪欲,也才不会徒然地增加自己的苦恼。


八、被辱不嗔难:


我们生在此娑婆世界,常常会遇到需要忍辱的境界,遇到别人要骂你、打你、欺辱你的境界。我们佛弟子,平常修行用功就要准备,遇到这样的境界能够忍受,否则,遇到这样的人,心里立马就会冒火,起嗔恨烦恼。但是,遭受到没有道理的欺负和侮辱,还能够不动无明、不动肝火、不气忿,甚至还要向对方低头,是不容易办到的。


弥勒菩萨忍辱偈云,“有人骂老拙,若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少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不了道。”


菩萨入世救世,在教化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无论遭遇任何逆境,发生任何不幸,皆应克制自己,安然忍受。这样的忍辱功夫,需要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做得到,初发心的人难得做到。


佛教的忍辱观是建立在对佛陀所觉悟真理的认同基础上,对一切事、一切人都正确平等对待,心怀慈悲与善意。一旦面对让自己嗔怒的情境,要如同海绵一样,柔软而坚定,随顺外缘的力量,缩小自己的执着,进而达到慈悲与智慧的同时增进。因此,无论遭遇任何情境,都可以透过忍辱一次又一次冲刷烦恼,直到转烦恼为菩提,让自己的心时常处于平静的状态。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

月德呈瑞|摄心系念 学诸三昧

月德呈瑞|摄心系念 学诸三昧

禅,秦言思惟修。一切摄心系念,学诸三昧,皆名思惟修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如是等禅,名之为禅。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为本条推文下方...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望牛头寺【唐】杜甫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31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威仪多尊者(31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地藏菩萨像四幅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共称佛教四大菩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为其道场。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众生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闻教便行

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叶禅师)——《晚晴集》本日食单木耳胡萝卜炒山药椰香花菜香菇油菜包子-木耳胡萝卜炒山药-材 料木耳10g、胡萝卜1根、山药半根、盐3/4勺、白醋1/4勺做 法1、山药洗净去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