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六月廿八 天台德韶禅师圆寂日——心外无法 满目青山



天台山德韶国师,清凉文益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人。其母叶氏,曾梦见白光触体,因而有孕。德韶禅师十五岁时,曾有一梵僧来家中化缘,见他生得气度不凡,便劝他出家。于是他十七岁便依本州龙归寺落发,十八岁又于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具足戒。

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德韶禅师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来到安徽舒州(治所在今潜山县)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接着又礼谒龙牙居遁禅师。

初见龙牙,德韶国师便问:“雄雄之尊,为甚么近之不得?”

龙牙禅师道:“如火与火。”

德韶国师问:“忽遇水来又作么生?”

龙牙禅师道:“去!汝不会我语。”

德韶国师又问:“天下盖,地不载。此理如何?”

龙牙禅师道:“道者(道人)合(应该)如是。”

德韶国师就这样反复地请问了十七次,龙牙禅师从始至终一直如此作答。德韶国师最终还是不明其旨,于是他再三请求龙牙禅师垂示。龙牙禅师道:“道者,汝已后自会去(你以后自己去休会)。”


德韶国师后来到通玄峰。一日,德韶国师正在澡浴的时候,想起龙牙禅师和答话,忽然有省。于是,他便整肃威仪,遥望龙牙,焚香礼拜,感谢禅师的开示,说道:“当时若向我说,今日决定骂也。”

德韶禅师后来又参礼疏山匡仁禅师,问道:“百匝千重,是何人境界?”

疏山禅师道:“左搓芒绳缚鬼子。”

德韶国师道:“不落古今,请师说。”

疏山禅师道:“不说。”

德韶国师问:“为甚么不说?”

疏山禅师道:“个中不辨有无。”

德韶国师道:“师今善说。”

疏山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惊诧。

就这样,德韶国师先后参拜了五十四员善知识,虽然不无收获,但都因为法缘不具足,未能最后彻悟。


最后,德韶国师来到临川(今江西抚州)礼谒法眼禅师(清凉文益)。法眼国师一见,便非常器重他。德韶禅师因为遍涉丛林,见到的善知识太多,此时已不再像当年那年热衷于向外驰求,而仅仅是随众而已,倦于参问。

一日,法眼禅师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法眼禅师道:“是曹源一滴水。”

那僧一听,不识其旨,惘然而退。

当时德韶国师正坐在一旁,当他听到法眼禅师的回答,豁然大悟,平生所有凝滞,涣然冰释。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证悟告诉了法眼禅师。法眼禅师一听,非常高兴,并赞叹道:“汝向后当为国王所师,致祖道光大,吾不如也。”

德韶禅师彻悟后不久,即回浙江。一日,游天台山,德韶国师目睹了智者大师(智顗)的遗踪,恍若旧居。因为他与智者大师同姓,故时人皆谓他是智者大师的后身。于是德韶禅师便在天台白沙,创院弘法。


当时吴越王钱弘俶任台州刺史,闻德韶禅师的道名,便请他来治所说法,并执弟子礼。德韶国师告诉他说:“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后汉乾祐元年(948),钱弘俶果然嗣国位,称忠懿王。他在位的时候,对佛教的护持尤为尽力。当时,有一位专弘天台智者大师之教义的学者羲寂禅师(螺溪),与德韶国师关系甚密。他屡次告诉德韶国师说:“智者之教,年祀浸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于是德韶国师便把此事上奏给忠懿王,忠懿王便遣使前往新罗缮写智者大师之遗著,完备之后带回国内。此举在中国佛教史上意义非常重大。

德韶禅师后住通玄峰顶,有偈示众说:“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法眼文益禅师闻之云:“即此一偈,可起吾宗。”

开宝四年(971)辛未,华顶西峰忽摧声震一山。师曰:“吾非久矣。”次年(972)六月,大星陨于峰顶,林木变白。师乃示疾于莲华峰,参问如常。二十八日,集众言别,跏趺而逝,寿八十二,腊六十五。有语录行于世(多佚),法嗣四十九人,以永明延寿禅师为上首。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普门品》的“普门”是什么意思
学处|忏其前愆 悔其后过
学处|观世音菩萨的大悲与大智
学处|随喜功德对治嫉妒障

☀观照
观照|念佛决定愿往生
观照|我也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华严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 细雨浮烟作彩笼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集谛的四行相

☀素食
素食|知量
素食|消暑气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分享
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
赏析|明代佛画精品《维摩演教图》
赏析|徐渭水墨《观音图》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观音作品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阅读
阅读|开悟后就没事了吗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故事
故事|对五位母亲的回忆
故事|守护黄金的毒蛇
故事|尸毗王代鸽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视频
视频|祈愿疫情早除 国泰民安——来自杭州佛教界的祈福钟声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下)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日久心弥安

俗语有云“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天气由凉转冷,应注意防燥、防寒、防郁。霜降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首先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方面,调养宜平补...

禅诗欣赏——雪里梅花初放

禅诗欣赏——雪里梅花初放

山居二十首之二【明】憨山德清禅师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飞来。正对寒灯独坐,忽将鼻孔冲开。这首诗把禅师闻香而悟道的情境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意趣昂然,禅机连连。无量佛国以无量法门普做无量佛事,而以香积作佛...

故事|放逸的祸害

故事|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盖栓紧,于是阁楼中的老鼠闻香而至,一头便钻入瓶内大快朵颐。贪吃的老鼠实在无法克制酥油香浓的诱...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心胜修尊者(31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心胜修尊者(31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阅读|亲近善知识——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八)

阅读|亲近善知识——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八)

亲师古人心地未通,不远千里求师问道,既得真师,于是拗折①拄杖②,高挂钵囊③,久久亲近。太上④,则阿难⑤一生侍佛;嗣后历代诸贤,其久参知识者,未易悉举。只如慈明老人⑥下二尊宿:一则杨歧⑦,辅佐终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