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圣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寂灭果,即灭谛体相。


灭谛体性就是断尽烦恼,绝诸戏论,究竟寂灭的涅槃。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六卷说:“此烦恼粗重永灭,是有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又因永断,未来不生;及先世因受用尽已,现在诸行,任运谢灭:是无余依涅槃增上所立灭谛。”




诸经论中,就灭相摄义差别,施设种种的异名,按照《集论》依所灭法辨名差别,即依无余永断的总义,立有七种名称:


第一、名永出,永出诸缠故。这是依永断现行烦恼的缠缚而立名。


第二、名永吐,永吐随眠故。这是依断烦恼的种子而立名。


第三、名尽,见道对治,得离系故。在烦恼聚中,唯有所余修所断的迷事烦恼存在,迷理烦恼见道已顿断尽,亦名为尽。


第四、名离欲,修道对治,得离系故。由修道渐断诸地烦恼,离诸地欲贪,渐次所显,故名离欲。


第五、名灭,当来彼果苦不生故。由烦恼永尽,当来的苦果,亦永灭不生,故名为灭。


第六、名寂静,于现法中,彼果心苦,永不现故。彼果即离系果,在证得离系果的有余依位,由证得心解脱故,心苦永不现行,心无扰动,故名寂静。


第七、名没,余所有事,永灭没故。即证寂灭以后,无为之余的所有宿业烦恼所感的有漏诸蕴事,自然灭尽,入无余依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为依为住,余所有依事,皆永灭没,故名为没。


以上七名也显示了断惑的次第:即断惑的人,先伏现行,次断种子,所以先说永出永吐。在断种中,见惑顿断,修惑渐断,所以次说尽及离欲。见修二惑种子俱断尽已,当来的苦果决定不生,故次说灭。在证灭的时候,先证有余依,后证无余依,所以最后说寂静与没。




灭谛亦有四种行相,如《俱舍论》二十六卷解灭谛四相说:“诸蕴尽故灭,三火(贪嗔痴)息故静,无众患故妙,脱众灾故离。”


一、灭相,就是为流转生死因的烦恼,灭尽无余,得离系故名灭相。二、静相,就是行苦所摄的不寂静的五取蕴相,得离系故名静相。三、妙相,于诸烦恼苦,究竟离系,自然乐净以为自体,净妙无喻,故名妙相。四、离相,出众过患,常利益事,不复退转,最极安稳,故名为离。


为什么于灭谛说四种行相呢?是由四爱灭所显,其中灭相静相是由灭我爱所显,第三妙相是由灭喜贪俱行爱(乐)和彼彼喜乐爱(净)所显,第四离相是由灭后有爱(常)所显。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普门品》的“普门”是什么意思
学处|忏其前愆 悔其后过
学处|观世音菩萨的大悲与大智
学处|随喜功德对治嫉妒障

☀观照
观照|念佛决定愿往生
观照|我也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华严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楸树——青幢紫盖立童童 细雨浮烟作彩笼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集谛的四行相

☀素食
素食|知量
素食|消暑气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分享
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
赏析|明代佛画精品《维摩演教图》
赏析|徐渭水墨《观音图》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观音作品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阅读
阅读|开悟后就没事了吗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故事
故事|对五位母亲的回忆
故事|守护黄金的毒蛇
故事|尸毗王代鸽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视频
视频|祈愿疫情早除 国泰民安——来自杭州佛教界的祈福钟声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下)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历史|明代佛教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九)

历史|明代佛教著述——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九)

明代佛教教义的研究,以《楞严经》为最盛。现存明代研究《楞严》的著述,尚有数十种,著名者为真鉴《楞严正脉疏》十卷、德清《楞严通议》十卷、通润《楞严合辙》十卷、智旭《楞严文句》十卷及《玄义》二卷、钱谦益《...

“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

“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

灵隐寺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是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之一。灵隐寺虽处“仙灵所隐”之地,仍以“慈悲、包容、感恩”的精神,践行人间佛教,社会教化。浙江云林书院与杭州多个街道单位合作,致力于社会文化共建,...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今日15点22分,迎来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露水更多,昼夜皆带寒意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北方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寒...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恭迎|九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灵隐寺大雄宝殿海岛观音像✦  ++2022年10月14日  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禅诗欣赏——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禅诗欣赏——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云【唐】郭震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无限苍穹,浩瀚天宇,浮云片点,来去起灭。此处深写无常聚散之意,尽得云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闲看,特写一个静字,与云之倏动形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