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早晚定课

自课,又称作日课,是佛弟子为自己所订的每日修学佛法的功课。佛弟子于今生中得遇佛法,了知光阴不逮,如果在世时未能修积功德,则无常一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必须要为自己订定修学佛法功德智慧的课程,以储备智慧福德资粮,是为自课。


自课需要每日定时、定量、定法而修,如此可以防止懈怠及功夫忘失。至于何时修及时间长短,则视个人生活作息及发心而定,修学内容则除了随时间长短,亦随个人根性、意乐、愿心而定。


居家佛弟子订自课时也可以参考寺院僧众的早晚课诵,现在很多寺院都有流通的通用课诵本,方便易得,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增减。但是,每日至少须三礼佛、诵念三皈依,以表示身为佛弟子不忘失皈依三宝、修学佛法的方向。


佛门之自课,除了内容各有不同,方式亦可自订:如礼佛若干拜、称念佛号若干声、打坐、诵经、拜忏、研读经典、布施供养、持戒等等,均是修行。重点在于与己相应,一门深入,定量、定法,每日持之以恒而修,则必可在今生领受佛法之甘露妙用。


无论是选择单一定课,或是做早晚课,最重要的是不间断的长远心,才能滴水穿石,以法水清净身心。既然称作“日课”或是“定课”,即表示这是每天必须的修持活动,不宜间断。正如每天都需要洗漱、饮食等等一样,每日定课也是修身养性、警策精进的生活方式。


但是,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时日一久,可能会把做早晚课只当做是一个习惯而已,只是机械式地重复功课内容,变成敷衍了事,甚至因为觉得内容枯燥无趣,而时做时停。这时候就要回到我们做定课的初心,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做定课。


学佛并不只是简单的诵经而已,还需要理解法义,并且实践验证。因此,除了每日的定课之外,还需要找时间充实佛学,了解课诵的内容,清楚修行法门背后的经教依据,这样才不会只是停留在仰信、求功德的阶段,才不会因为时间久了而对自己的定课失去信心和兴趣。


每日定课,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复习佛陀所说的教法,能够让佛法深植于我们的心田,了解并履践佛法的真实义。我们毕竟不是圣贤,即便是每日诵持经咒,勤做功课,面对纷纷扰扰的外境还是会有很多的烦恼,常常不是发脾气就是生闷气。这即是因为法不入心,因为佛法没有成为我们的心法,因此更加需要借助早晚课的薰习力量,持戒护心,培养定力,开启智慧。


修行并非一天、两天的事,而是生生世世的愿,每日早晚定课可以提醒我们这份永不止息的愿力。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开示|印光法师:病中法语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弃贪欲盖
常识|佛弟子在清明这天应注意些什么

☀素食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素食|涵育以养深 浑厚以养大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赏析|南宋梁楷《出山释迦图》的笔墨与禅意

☀阅读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阅读|慈悲道场忏法传——梁皇宝忏的由来

☀故事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故事|放逸的祸害

☀视频
视频|春雨如酥
视频|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视频|此外别无玄妙事 春风一夜长灵芽
视频|露红凝艳数千枝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须福的长者,他有一个女儿,名字叫龙施。龙施从小聪明惹人喜爱,家教很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她无忧无虑地长大了。在她十四岁时,有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忽然来到她家的大门外。佛陀眉宇间放出...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冬月初四 印光大师往生纪念日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冬月初四 印光大师往生纪念日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释教三字经|玄要分 宾主别 人与境 夺不夺

释教三字经|玄要分 宾主别 人与境 夺不夺

õĖ┤µĄÄń”ģÕĖłµÄźÕī¢ÕŁ”õ║║õ╣ŗµ│̵£ēŌĆ£õĖēńÄäõĖēĶ”üŌĆØŃĆüŌĆ£Õøøµ¢Öń«ĆŌĆØŃĆüŌĆ£ÕøøÕ«ŠõĖ╗ŌĆØŃĆüŌĆ£Õøøńģ¦ń...

禅诗欣赏——春风自有期 桃李乱深坞

禅诗欣赏——春风自有期 桃李乱深坞

题西湖僧舍壁【宋】清顺法师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宋代的西湖可不像今天这样热闹。林和靖曾经在孤山隐居,梅妻鹤子,二十年不入城市,可见当时孤山是个僻静地方。至于清顺法师所在的北山...

禅诗欣赏——刚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禅诗欣赏——刚被世人知住处 又移茅舍入深居

寄盐官安【唐】大梅法常禅师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哪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大梅法常是马祖的得意弟子,深谙“即心即佛”之妙...

新闻 | “禅意墨妙 —— 精进斋藏传印长老书法展” 在净慈寺美术馆开幕

新闻 | “禅意墨妙 —— 精进斋藏传印长老书法展” 在净慈寺美术馆开幕

2022年11月5日,由杭州市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净慈寺美术馆承办的“禅意墨妙——精进斋藏传印长老书法展”隆重开幕。中央统战部十二局副局长朱立军,中央统战部十二局一级调研员颜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