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灵隐寺2023年第一期皈依弟子回堂修学活动开班​



4月7日,杭州灵隐寺2023年第一期皈依弟子回堂修学活动开班。


下午四点半,学员们分组列队,相莲法师向各位学员说明了入住寺院的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福报,把握这四天难得的修学经历。


晚饭后,学员们在法诚法师的指导下排班肃立,学习合掌、礼佛、问讯、出入殿堂等规矩。通过系统学习佛教的威仪,每一位学佛者的行为都将得到规范,进而戒除习气,调摄身心,通过精进修持,以期时刻安住在佛法中。


在斋堂中,法诚法师向学员们讲授过堂规矩,并且通过现场演示为大家解释各种手势所表示的含义。法诚法师说:我们在寺院中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与大家日常生活中散心杂话的吃饭不同。在寺院过堂,不仅举止要合乎一系列规矩和威仪,内心也要牢记五种观想,止息杂念。因此过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各位学员认真对待。


8日凌晨五点,许多学员平时这个时间都还沉浸在睡梦之中,而此刻的他们已经穿戴整齐,身着海清,来到殿堂参加早课。梵呗阵阵,佛号声声,大家在唱诵与礼拜之中开启了新的一天……


此次皈依居士回堂活动是在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的慈悲安排下组织开展的,为期4天。经过前期主动报名和严格筛选,90余位皈依居士获得参加此次回堂活动的学员资格,有许多还是灵隐寺“云林志工团”的成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虽然已经皈依三宝,但对于佛法的修学还存在不少困惑,而且平时因为工作或家庭等原因,亲近三宝的机会并不多。感恩常住慈悲,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殊胜的机会,可以令大家在体验寺院生活的同时,学习佛教的生活礼仪和基础知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灵隐寺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一系列修学活动,大家将在法师的带领下,跟随寺院常住僧众,受持八关斋戒,学习佛门礼仪,读诵经典,听闻正法,燃灯供佛,忏悔业障,体验佛教晨钟暮鼓的寺院生活。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开示|印光法师:病中法语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弃贪欲盖
常识|佛弟子在清明这天应注意些什么

☀素食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素食|涵育以养深 浑厚以养大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阅读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阅读|慈悲道场忏法传——梁皇宝忏的由来

☀故事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故事|放逸的祸害

☀视频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视频|春雨如酥
视频|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视频|此外别无玄妙事 春风一夜长灵芽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猕猴(83)

百喻经故事——猕猴(83)

猕猴——《百喻经》经文昔有一猕猴,为大人所打,不能奈何,反怨小儿。释义从前有一只猕猴,被大人打了一顿,它不能把大人怎么样,就迁怒到小孩的身上。寓意一切法都在新陈代谢的生灭迁流中,过去的已经灭了,相继后...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

释教三字经|梵网戒 制菩萨 重有十 轻四八

释教三字经|梵网戒 制菩萨 重有十 轻四八

戒律有在家、出家的不同,出家戒中又有大、小乘戒的区别。在家戒和出家人的小乘戒都约略讲过了,还有菩萨戒没有讲。“梵网”是菩萨戒经的名词。梵网经梵本原文有120卷,61品,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法师仅译出第十心...

历史|北方的曹洞和临济宗师——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六)

历史|北方的曹洞和临济宗师——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六)

元代的禅宗,北方有金代万松行秀、雪庭福裕一系的曹洞宗师与海云印简一系的临济宗师。南方则有云峰妙高、雪岩祖钦、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元叟行端等著名临济宗匠,传持禅学。万松行秀(1166—1246),在金代...

释教三字经|既明律 须研教 辨权实 判大小

释教三字经|既明律 须研教 辨权实 判大小

佛弟子既然已经明白了戒律,那么接着就必须研究经、论中的教理。释迦牟尼佛的说法,有权有实,有大乘,有小乘。佛弟子一定要将教理研究清楚,然后才能分辨什么经是权,什么经是实,什么经属于大乘,什么经属于小乘。...

禅诗欣赏——但得心闲到处闲 莫拘城市与溪山

禅诗欣赏——但得心闲到处闲 莫拘城市与溪山

宋朱大卿【宋】五祖法演禅师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是非名利浑如梦,正眼观时一瞬间。法演禅师这首诗歌是一首劝世诗,诗歌首两句“但得心闲到处闲,莫拘城市与溪山”,劝告世人不管是在闹市中生活,还是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