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弃贪欲盖


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种。这五法,能盖覆我人的自性清净心,因此称作五盖。弃除五盖,则内心不起,意地清净,堪伫道器。


弃贪欲盖,此处贪欲是内意根中生欲,即前尘落谢影子,转入意地之中,追缘过去,逆虑未来,虽然不同于五根攀揽五尘,而内心中妄念丛生,因追缘前尘,则别生一种贪欲。


在正身端坐修禅的时候,虽然身体及手足,安然不动,外具威仪,而内心中却胡思乱想,东忖西度,或者由可爱之声而欲想,或者追忆前人美貌端严而生爱染。如是思量分别,念念相续不断,好比是瀑布流水,前念后念,无有休息,几乎不知自身端坐为何,遂将本具善心,永远沉没,不能生长,这实在是修行者的一大障碍。


古人云:不怕念起,只怕觉迟,须早觉悟,宜急弃之。贪欲妄想,其害至大,如术婆伽,欲心从内而发,导致身被烧坏。欲为种种烦恼扰乱所住之处,菩提道是种种清净安稳所住之处,一秽一净,一生死一涅槃,彼此天渊迥殊,凡圣辽绝。如果心爱着贪欲,则无由进道,故偈有云:“贪欲甚似水,能没般若津,欲行菩提道,盖贪护真心。”足见欲盖有妨碍于道,不可不慎。



如《大智度论》除欲盖偈所说: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  一切无乐时

诸欲患如是  以何当舍之

得诸禅定乐  则不为所欺

欲乐着无厌  以何能灭除

若得不净观  此心自然无

着欲不自觉  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  尔乃出四渊

诸欲难放舍  何以能远之

若能乐善法  此欲自然息

诸欲难可解  何以能释之

观身得实相  则不为所缚

如是诸观法  能灭诸欲火

譬如大澍雨  野火无在者


纵观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求五欲,而梯山航海,戴月披星,奔走往返,纵使求得,也是多怖畏,等到遗失之时,而又心怀忧恼。由此来看,三界之内实在无一寸土为快乐之地,想要修行入道的人,应当生大惭愧,生惭愧畏,叹生死之未了,务祈道业早就,于此五欲当弃舍之,全体放下丝毫不顾。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素食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阅读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

地藏菩萨有专经三种,分别是十轮经,占察经和本愿经,其中最为佛弟子所熟悉的就是本愿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的翻译者是唐朝于阗的沙门实叉难陀,经文翻译的浅显易懂,很容易为大众所了解。这部经里所说...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2月7日下午,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邵根松一行赴西湖风景名胜区调研宗教工作。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蕾,总工程师华茵及相关部门...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悭贪的苦果

佛陀时代,有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不但为人非常悭贪,更不断叮咛儿子要好好地守护家财,不要把财物费耗在无关的人事上,因为赚钱很辛苦!甚至特别交代守卫,若有乞丐从门前经过,不能让他靠近;若有人来求助,就和他...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识。但是,假如我们能够从某些有系统性的名相去学习,而弄清楚其意义和联系性,也很容易克服这一困...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前文回顾: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