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长形造像碑,两面均有造像,碑额均排列小佛龛为饰,龛侧皆刻有供养人名。碑上部铭文可见“口昌元年”,推测应为北魏延昌元年(512) 、北魏孝昌元年(525)或北魏太昌元年(532)。
正面刻释迦牟尼佛,坐于尖拱形龛内,龛楣饰火焰纹。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垂下作与愿印,袈裟右襟搭于左臂,悬裳层叠覆座。佛两边协侍菩萨,带莲瓣形头光,下端各刻一供养人,左侧供养人像已缺损。
往期回顾
长形造像碑,两面均有造像,碑额均排列小佛龛为饰,龛侧皆刻有供养人名。碑上部铭文可见“口昌元年”,推测应为北魏延昌元年(512) 、北魏孝昌元年(525)或北魏太昌元年(532)。
正面刻释迦牟尼佛,坐于尖拱形龛内,龛楣饰火焰纹。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垂下作与愿印,袈裟右襟搭于左臂,悬裳层叠覆座。佛两边协侍菩萨,带莲瓣形头光,下端各刻一供养人,左侧供养人像已缺损。
往期回顾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可以除谤法障,得慈善根。佛有三身:一法身,乃中道之理体,无生亦无灭。二报身,乃因行功德圆满享受法乐之身,有始无终。以上二种佛身,均不须请求住世,而自然住世。三应化身,...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
佛坐像东魏(534—550)石雕 通高142公分山西平遥显庆寺遗址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佛髪髻低平,光素无纹,宽额,面相饱满,眉目纤长,容貌刻划概括,表情安详静谧。半跏趺坐,圆肩,袈裟线条均衡简...
伎儿作乐——《百喻经》经文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释义有一个出名的乐师,国王请他去演奏,答应给他一千个银钱。等演奏完毕,...
感兴【唐】李端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此诗就是四句大白话,在香炉峰顶的最高处住着位有道高人,太阳到了黄昏就在西边落下,月亮接替太阳,从东边升上了山。初读之下,如淡水无味。但仔细...
为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杭州市普法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定工作。杭州灵隐寺作为宗教界法治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单位,成功入选“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