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3)
廿三 佛力癫中收万法
却说济癫对沈一道:“人生在世,只为这具臭皮袋要吃,我看你又无老小,终日忙忙碌碌何时得了?倒不如随我到寺里去做个和尚,吃碗安顿饭罢!”
沈一道:“我久怀此意,但恐为人愚蠢,一窍不通,做不得和尚,若师父肯带我去,今日就拜了师父,跟师父到寺里去。”
济癫道:“直截痛快,做得和尚!”
方吃完酒,济癫就领了沈一入寺来参见长老道:“弟子寻得一个徒弟在此,望长老容留。”
长老道:“也好也好。”遂命侍者烧香点烛,叫沈一跪在佛前,替他摩顶受记,改名沈万法。正是:
偶然拜师父,便成亲子孙;
何须亲骨肉,宽大是禅门。
次日,济癫无事闲坐,吩咐沈万法到灶下去扒些火来,万法道:“师父要火做甚么?”
济癫道:“我身上被这些饿虱子叮得痒不过,今日要寻他的无常,因此要火。”
沈万法听了就去弄了一盆火来,放在面前,济癫就脱下僧袍来,在火上一烘,早钻出许多虱子来,内中有两个结在一块不放的。
济癫笑道:“原来虱子也有夫妻,我欲咬死他,又怕污了口,欲要掐死他,又怕污了手,不如做个功德,请你一齐下火罢!”遂将僧袍一抖,许多虱子都抖入火中。
济癫口中作颂道:
虱子听我言,汝今当记取。
既受血气成,当与皮肉处。
清净不去修,藏污我衲里。
大仅一芝麻,亦有夫和妇。
靠我如泰山,咂我如甘露。
向此一炉火,切莫生惊怖。
我身自非久,你岂能坚固。
抛却蠕动躯,另觅人天路。
咦!烈火光中爆一声,
刹刹尘尘无觅处!
济癫复将僧袍穿上道:“他不动,我便静。快快活活!”一面说,一面往外走。
济癫一迳走到王公家里,恰好开始办丧事,济癫对王婆道:“你又不曾请得别人,我便替你指路罢!”遂高声念道:
面果儿王公,秉性最从容;擂豆擂了千百担,蒸饼蒸了千余笼。用了多少香油,烧了千万柴头,今日尽皆丢去。平日主顾难留,灵棺到此,何处相投?咦!一阵东风吹不去,鸟啼花落水空流!
众人把棺材直抬至方家峪(地名,即山谷),略歇下,请济癫下火,济癫手执火把道,大众听著:
王婆与我吃粉汤,
要会王公往西方;
西方十万八千里,
不如权且住余杭。
济癫念罢举火,亲戚中有暗笑的道:“这师父倒好笑,西方路远,还没稽查,怎么便一口许定了住余杭?”
正说不了,忽见一人走到王婆面前作揖道:“恭喜婆婆,余杭昨夜令爱五更生了一位令郎,令婿特使我来报个喜信。”
原来,王公有个女儿,嫁在余杭,因是有孕,故未来送丧,今听说产了儿子,满心欢喜,忙问道:“这儿子生得好么?”
那人道:“不但生好,还有一桩奇事,左胸下有‘面果王公’四个朱字,人人疑是公公的后身。”
众亲友听了,方大惊骇,知道济癫不是凡人,却都来围著他问因果。
济癫见众人围得紧,便跳在桌子上,一个筋斗,露出前头的东西,众人都大笑,济癫趁人喧笑,便一迳走了。
离了方家峪,进了清波门,一直到了新宫桥下,沈平斋的药铺中来。沈平斋却不在家,那沈妈妈往时最敬重济癫,忙请进堂中奉茶,亲备酒请他。
济癫见了酒,不管好歹,一上手便吃了十余碗,已有些醉意,沈妈妈又托出一碗辣汁鱼来,济癫也不推辞,吃一碗酒,又喝些鱼汤,不知不觉吃得十分酩酊,方才作谢起身。
沈妈妈见他醉了,嘱咐道:“你往十里松回去,那里路静,你醉了须要小心些。”
济癫糊糊涂涂的应道:“我和尚一个空身体,有甚小心?今夜四更时,你们后门倒要小心。”竟跌跌撞撞的去了。
沈妈妈听见济癫说话蹊跷,到了四更天不放心,叫人悄悄到后门去看,不期果有个贼在那里挖壁洞,那时喊将起来,方逃走了。自此益发敬重济癫,就如“活佛”。
待 续
第十六回 化盐菜济公被逐 | |
编辑|慧容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